《資治通鑒》的歷史價值
歷史價值
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紀傳體體史書《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歷經19年編輯完成。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筋骨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鑒》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實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這部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北宋時代,在中唐以來長期混戰之後,實現了國家統一,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繁榮了學術文化;同時,內政多弊,御戎不力,「積貧積弱」,局勢不穩。這是一個有生氣的時代,又是一個很苦悶的時代,是個前進的時代,又是個軟弱的時代。當時,君主將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慮如何生活,尋找出路。於是,有主張以「柔道」治天下,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有立志改革,而實行變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鋌而走險,起義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識的人們,特別是歷史學家,如歐陽修、司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對現實而回顧歷史,企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借鑒歷史,為了有助於治國安邦,更好地解決現實矛盾。其中,司馬光主編《通鑒》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它是由「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而得名。
《資治通鑒》是一部集體編寫的歷史巨著,主編是司馬光,協修是劉恕、劉攽和范祖禹,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擔任檢閱文字的工作。司馬光原欲定名為《通志》,神宗即位後,把《通志》改名為《資治通鑒》,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分為294卷,共計300多萬字;另外《目錄》30卷,《考異》30卷。編成這部巨著共花了19年的時間。司馬光是為了鞏固當時的封建政權,才編寫《資治通鑒》,這就決定了此書的內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歷史上的君主,根據他們的才能分為創業、守成、陵夷、中興、亂亡五類。《資治通鑒》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譴責,以為後世君主的鑒戒。《資治通鑒》還有許多很有價值的關於軍事、經濟、文化、學術思想、史學等方面的歷史記載。《資治通鑒》所搜集的材料十分豐富,據估計,《資治通鑒》所引之書多達300多種。《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極為重要的編年史,不僅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了統治經驗,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全書體例嚴謹,前後脈絡分明,語言文字也極為簡練。這些對後世史學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