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在學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主持編寫了《資治通鑒》。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司馬光所作的《陶侃惜谷》吧。
陶侃惜谷
司馬光 〔宋代〕
陶侃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植,家給人足。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遊玩,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還未成熟的稻穗,陶侃問:「你為什麼用這個呢?」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姑且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說:「你既然不種田,還隨意戲弄別人的莊稼!」於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地耕地,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註釋
嘗:曾經。
出:外出。
持:拿著。
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幹什麼。
云:說。
聊:姑且。
耳:罷了。
汝:你.
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執:抓住。
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是以:因此。
勤於農植:即「於農植勤」,對農業肯下苦力。
給:富裕,足,豐足。
足:足夠。
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戲賊人稻:為了遊戲破壞農民的莊稼。
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有關。
(出:外出
持而鞭之 ,而:表轉折。
寓意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品質。
節儉是中華名族的優良傳統。珍惜勞動果實,則是農民辛勤勞動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實際行動傳承了這一美德,並因此換來了一方百姓的豐衣足食。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珍惜糧食。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讚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相關內容: 司馬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