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所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所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所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古代典籍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創作的繪畫作品,絹本、青綠設色,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個字,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圖中展現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疊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馬山徑或駐足湖邊,還有美麗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風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綻開,綠草如茵。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幹,遙攝全景,人物佈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該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畫作內容

畫卷首段近處露出倚山俯水一條斜徑,路隨山傳,自到婦人立於竹籬門前才顯得寬展。山此向上,山限岸側,樹木掩映,通過小橋,又是平坡,布篷遊艇,容於其中。下端一角,便是坡陀花樹,圍繞山莊。描繪出明媚春光和遊人在山水中縱情遊樂的神態。各種花樹點滿山野,桃紅柳綠,相映成趣。

創作背景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到了隋代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它不再作為人物故事畫背景的一部分,而是從前者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科。在此之前,依附於人物故事畫的山水畫在表現方法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按照古人的說法就叫做「人大於山」「水不容泛」,說明在表現自然景物與人物或其他物件的關係上,以及遠近、層次等方面部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畫家還沒有找到適宜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描繪壯闊秀麗的山川形貌。《游春圖》即反映了山水畫處於變化發展階段特點。

歷史上對這幅作品是否出於展子虔之手,仍持有爭議。有唐中葉說、有疑北宋摹本,張伯駒則保留其為展子虔原作的觀點。

對《游春圖》的作者及創作年代提出疑問的代表人物是文學家沈從文。早在1947年,他就撰寫了《讀展子虔》的文章,雖然標題中肯認了《游春圖》的作者是展子虔,但文章通篇都是在質疑這一作者歸屬。在文中,他稱「半年中有機會前後看過這畫八次」,認定展子虔作此畫缺乏證據。他在文中交待,因為前代關於繪畫作品的著錄,包括《貞觀公私畫史》《宣和畫譜》等都沒有提到展子虔作此作品的事情。

另外,畫中男子的衣著、女人的坐式,都與隋代人的習俗不太相符,還有裝裱等種種跡象也與當時情形不合。歷史資料證實,人們是在元、明朝時才開始認定展子虔作《游春圖》的。所以,沈從文認為,此畫可能不是展子虔所作,也不是隋代作品。另外,也有人根據畫中人物頭上戴的帕頭、建築部件形制等,論證它並非隋代原作,而是北宋摹本。

藝術鑒賞

作品主題

該圖以全景方式描繪了廣闊的山水場景,圖中除描繪了山水樹石外,還描繪了白雲出岫,雜以樓閣、院落、橋樑、舟楫,並點綴著踏春賞玩的人物車馬,展示出一幅杏桃綻開、綠草如菌、水波粼粼,春風蕩漾的春日融融之景象。

藝術特色

佈局

早期的山水畫通常會呈現出「人大於山和水不容泛、樹木若伸臂布指」的狀態,這說明了早期山水畫的不成熟,在構圖方面體現了較為幼稚的特點。《游春圖》的章法佈置則突破了以往的畫風束縛,形成了十分有特色的構圖方式,結構層次頗有特點。

它的畫面的右上部主要是山巒的表現,繪有大量的崇山峻嶺,展現了一副山巒起伏、峰回百轉的形態。若在之前,這個畫面可能就算是完成了整個景觀背景的塑造。但是展子虔並沒有到此為止,在畫面的右下方,他在畫面中畫上了山間小徑,小徑則是由低矮的樹木、草叢組成,曲徑通幽,旖旎風光、透逛山路,成為了右上方巍峨高山的延伸部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