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習俗 壯族“鑿齒”和“紋身”習俗簡介

壯族習俗 壯族“鑿齒”和“紋身”習俗簡介

壯族習俗 壯族“鑿齒”和“紋身”習俗簡介

歷史名人簡介

鑿齒和文身是壯族先民在發展服飾與銀飾之前就在自身軀體上表現美的方法。至今此俗在一些地區的壯人中仍然存在。

鑿齒

產生於血緣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話《布伯》曾講到鑿牙(齒)的事,通過這則神話可給人們兩個信息,一是鑿齒的風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關。在古代壯族的祖先曾把鑿齒當成成丁禮。認為凡鑿齒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並且享有性生活的資格。久而久之,鑿齒成了一種習俗,並以此為美。後來生產條件改善了,鑿齒又和鑲牙結合起來。至今廣西龍州等地壯族男女青年,仍以鑲牙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兩顆金牙來,金黃黃的甚為得意。紅水流域一些地區的男子也有鑲牙之俗。

文身

宋代《太平寰宇記》載,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惡是雕題、鑿齒、畫面、文身」。可見文身之俗,壯民不僅由來之久,而且相當普通。壯族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說苑·秦使篇》中說是為避蛇龍(即鱷魚)之害。原來有一部分從事漁業的壯族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鱷魚的襲擊,引起人們恐懼。

    人們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 「龍」(鱷)子,祈求它不要傷害。另外,人們在額上、身上文身還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區別,具有民族圖騰的標示作用。

    後來圖騰觀念淡化,文身慢慢成為一種裝飾,變成了服飾的補充和延伸。1949年前後,一些壯族地區仍然有文身的習慣。壯人文身的部位,以面額最為重要,因為這是先入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為兩臂及背部,最後是雙膝以上至小腹。

    文身的內容和壯人不同部落的習俗有關,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標誌——圖騰有關,再後來則與人們的某種觀念有關,例如不同的審美觀念等。壯族文身有鱷魚、鱷鱗、虎紋、蛇、雲雷紋、蛾、蝴蝶、花草、鳥、蜻蜒等形狀。所用顏色全為青黑色,與服裝一致,表現了壯族祖先以黑為美的審美觀。有些地方的男子渾身虎紋,表現了一種威武的男子氣概。

相關內容: 壯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