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琤尼,以前曾稱作壯族七絃琴、瓦琴、唐琴、福琴、神琴等,這大多是今人根據琴的形狀,並附會漢族樂器而來的,很不確切。它必須與漢族的七絃琴(古琴)有所區分,「琤尼」字也並非古箏之箏意。它是源於東蘭、鳳山故鄉,於桂西北山區土生土長的壯族特有的古老民間拉絃樂器,是壯族音樂文化的一顆明珠。在中國樂器史上,壯族的琤尼也和漢族古代的軋箏一樣,同為弓拉弦鳴樂器的鼻祖,只是流傳的地域不同而已,軋箏是在北方的陝西、山西、山東和河南等地,琤尼則是在南方的廣西。
由於壯族古代沒有文字,故在歷史文獻中很難查尋到琤尼的詳盡記載。它的起源和歷史沿革,只能從民間傳說故事、近代地方志、民間歌謠和老藝人的記憶中去追尋。根據《鳳山縣志》記載:宋代之時,鳳城確有姓羅的土司,而且是兄弟兩人,一個叫羅紹遠,一個叫羅紹遷,是遠近聞名的富戶人家。
當地壯家人都稱他們是土司頭人,流傳至今的許多鳳山民間傳說故事和歌謠,都與這兩個土司有密切關係。在東蘭縣,相傳明代初年,有位縣令來上任,當地名流曾組織過一支四十至五十人的大型琤尼樂隊為其捧場,後來縣令立碑紀念他上任時的排場,就將當時來祝賀的名流和樂手的名單都刻在了石碑上面,將其立於縣令家的廚房前。
縣令更換,年代久遠,今日石碑的下落已無人知曉。1984年,據東蘭縣長江鄉安桃村琤尼老藝人韋連登(時年74歲)的回憶,他的琤尼演奏技藝是跟爺爺學到的,他的祖爺爺共傳給他爺爺七十一首樂曲,而他僅學得十五首,現在只記得八首。
綜上所述,琤尼出現於宋代,約有900餘年的歷史,在明代初年至清乾隆年間的400年裡,是它發展、興盛的時期,在壯族民間普遍流傳,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東蘭民歌《新房間連間》唱道:「新房間連間,前間連後間;後間織綢緞,前間拉琤尼。」那時壯家姑娘必須學會紡紗織布,出嫁時也要穿用自己織的布做的衣裳。姑娘和小伙子戀愛時,也常常拉琤尼或彈土琵琶(形似秦琴),所以民歌《琤尼和琵琶》中又有:「琤尼和琵琶,不拉不彈壁上掛,小妹呀,何時你得閒,哥哥給你把曲拉。」
20 世紀以來,琤尼在民間漸少使用,到了50年代,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只極少數民間藝人尚有留存,幾乎瀕臨失傳境地。60年代初,廣西藝術學院和自治區文化采風隊已開始對其進行挖掘。在壯族民間,會講琤尼傳說故事的老人、會唱琤尼民歌民謠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但就是未見過琤尼。
80年代初期,廣西河池地區歌舞團黃仲裕、張穎中兩位音樂家,曾對琤尼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嗣後,廣西藝術學院孔憲釗先生也對琤尼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使琤尼枯木逢春,發出新綠的嫩芽。可以預言,不久的將來,琤尼這朵壯族古樂奇葩,必將在祖國音樂藝術的百花園裡,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相關內容: 壯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