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是水神,也稱「霞神」,是水族崇奉的雨水神,是水族遷徙及從事稻作的見證神。其形體原本是一塊石頭,或像人形,或像豬首,為此,霞節也稱「母豬霞」。傳說它有人性神性兩通的本領,它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敬霞」就是敬霞神。敬霞節是以血緣家庭為單位,各水族村寨聯合舉行祈禱雨水的宗教活動。活動時段與卯節相近,不同的是它每隔十二年舉行一次,根據水歷推算,2009年的卯節期間恰是十二年一祭的敬霞節。
十二年一祭——三都縣水家人神秘的「敬霞」祭祀活動剪影
12支宗族,身著水族節日的盛裝,在「霞主」的率領下,各挑著120斤熟豬肉、120斤糯米飯、120斤米酒等祭品,伴著高吭的銅鼓,激越的長號,火槍的護送,從遠古走來,浩浩蕩蕩地向「霞神」走去。金秋時節,水家人十二年一祭的「敬霞」祭祀活動,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鎮板高村上演。
「敬霞」是以血緣家庭為單位,各村寨聯合舉行祈禱人畜安康興旺、風調雨順、年成豐收,12年輪迴一次的祭祀活動。在三都水族自治縣,唯有九阡鎮板高村一帶水族群眾有此祭祀,不僅範圍小,而且可遇不可求。
根據板高村84歲的寨老潘朝和說,他這一生只在10歲時看過一次。打開封塵的記憶,他向我們講述那遠去古老的「敬霞」往事。每支宗族有一個名望很高的「霞祖」,他是宗族中的排行老大,大家劃有一畝多田給他耕作,作為他策劃操辦敬霞的報酬。快過霞節時,霞祖召集各宗族的頭人開會——用打卦和用刀把一個煮熟的雞蛋切成兩半,選擇吉祥時辰。
在敬霞時,在眾多親友面前,水書先生面對一隻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站在竹子上的雄公雞唸咒語後,叫它叫,它就叫。以後唸咒語的水書先生不在人世,雞叫環節也就失傳了。
參加「敬霞」的每支宗族不管人多少、不分貧富大家出錢購買120斤的大豬,「敬霞」開始前要過秤,多的不要,同時規定參加霞節的每個宗族內不能通婚。詮釋了古時的水家人就有富人和窮人要平等、近親通婚不好的理念。
黑色母豬是雨水的象徵,母豬是產仔最多的家畜,使用母豬敬霞,水神將保佑風調雨順、農作物一定獲得更大的收成。隨著司儀的一聲令下,一頭母豬被拋入爛泥田中,幾位青壯年隨即跳入田中與母豬戲耍,斗泥水仗,水塘內一群少年同時打起水仗,四面圍觀者唏噓震耳。
護送霞神的槍手朝天鳴槍,12宗族頭人面朝太陽升起的地方,在自己的供品前向「霞神」敬香,再次祈禱來年水家人風調雨順、幸福安康。
「敬霞」相似漢族過大年,家家高朋滿座。由於歷史的原因,新中國成立以來,三都縣九阡鎮板高村這古老神秘的「敬霞」祭祀活動一直封存著。如今水家人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生活甜蜜美滿,「敬霞」這一古老神秘民族文化又得到了傳承。2008年金秋,讓我們領略了這一早已消逝的古韻。
相關內容: 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