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令瓚,生卒年不詳,唐朝畫家、天文儀器製造家。漢族,蜀(今四川)人。官率府兵曹參軍。開元九年(721年),玄宗命僧一行改造新歷(大衍歷),而無黃道游儀測候;令瓚因創製游儀木樣。一行稱其所造能契合自然,對推步大有幫助。後又與一行創製渾天銅儀。亦工篆書,擅畫人物。存世作品有《五星及二十八宿神形圖》一卷,北宋李公麟稱其畫風似吳道子。
簡介
梁令瓚於玄宗開元(713—741)時任集賢院待詔、率府兵曹參軍。開元九年李隆基命僧一行改造新歷(大衍歷),而無黃道游儀測候 ,令瓚精天文、數學,因創製游儀木樣。後又與一行共同創製渾天銅儀。工篆書,擅畫人物。此圖原分為上下兩卷,前畫五星,後畫二十八宿。五星,亦稱五緯,謂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二十八宿,中國古時天文學家將周天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而附以諸星座。
他創造的黃道游儀,為唐代先進曆法《大衍歷》的編修提供了先決條件;他同高僧張遂(一行,683—727年)合制的「水運渾天」儀,是當時中國獨有的天文鐘,在世界天文學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繪畫可和著名畫家吳道子媲美。唐玄宗命僧一行主持改歷,因「無由測候」而沒法著手。梁令瓚時任率府兵曹參軍,是天文業餘愛好者。他仔細研究了前人所制天文儀器,經過試驗、比較,按自己的設想,繪製了圖樣,又用木料製成模型,即「黃道游儀」,經過常規演示,甚為精密。皇帝派一行和梁令瓚主持,鑄成金屬黃道游儀。用它測量28宿距天球極北的度數,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恆星位置變動的現象,比歐洲要早約1000年。黃道游儀的成功,解決了「無由測候」的矛盾。一行根據大量觀測數據,進行統一歸算,終於寫出《大衍歷》初稿,後由歷官整理成書,頒行全國,在唐朝行用了29年後傳入日本,行用近百年。他在天文儀器製造史上另一偉大貢獻,是在和一行製造渾天儀的同時,發明了自動報時裝置,它是全世界最早的機械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