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投筆從戎”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投筆從戎”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投筆從戎”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大全

【投筆從戎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1]:「班超家貧,嘗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之志哉!」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釋義:東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擲筆長歎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像傅介子張騫一樣,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戎:軍隊;從戎:從軍,參軍。

【投筆從戎故事】

東漢初年,有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輕的時候,班超家裡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過日子。

抄寫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寫的東西還非常多,經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覺。官府對於抄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抄錯一個字,就要責罵,還要扣工錢,甚至開除。因此,班超工作時特別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寫工作還特別枯燥。一份同樣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幾遍,有時甚至多達幾十遍,這使得班超非常煩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公文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間站起來,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的外交事業做出偉大的貢獻。

從那以後,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筆參了軍。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軍旅之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戰於蒲類海(今新疆巴裡昆湖),小試牛刀,斬俘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幹。

由於他作戰非常勇敢,立下許多戰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後來,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後被封為定遠侯。後來,人們把班超投筆於地、參軍作戰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用來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

相關內容: 成語歷史典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