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斷章取義”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斷章取義”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斷章取義”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大全

【斷章取義的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釋義: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斷章取義的典故】

春秋後期,齊國的大夫崔杼和慶封合夥殺死了齊莊公,立莊公的異母弟杵臼為國君,史稱齊景公。崔杼和慶封功分右相和左相。

莊公有兩個忠誠的衛士,一個叫盧蒲癸,一個叫王何。他們在莊公遇害後逃到國外去。盧蒲癸在出逃前懇切地囑托弟弟盧蒲敝:「你要千方百計取得崔杼和慶封的信任,在適當時候使我回國,為莊公報仇。」

盧蒲敝不忘哥哥的囑托,後來當了慶封的家臣。他很快發現,慶封雖然是左相,但朝政大權全被右相崔杼攬住,慶封只是名義上的相國而已。於是他幫慶封施出一條計謀,利用崔杼幾個兒子爭奪繼承權的矛盾,殺了崔杼一家,崔杼也自殺身亡。此後,齊國的朝政大權全落入了慶封手裡。後來,慶封迷戀上了盧蒲敝的妻子,不再關心朝政大事,便讓兒子慶捨來掌管。

盧蒲敝在逼死崔杼的過程中立了大功,自然成了大紅人。他根據哥哥盧蒲癸的囑托,設法讓哥哥回到齊國,當了慶捨的侍衛。盧蒲癸本來是衛士,勇力過人,慶捨很欣賞他,不久把自己的女兒慶姜嫁給了他。在受到慶捨寵信後,他又設法讓同時逃到國外去的衛士王何回到齊國,與自己一起當慶捨的侍衛。從此,兩人私下聯絡了一些不滿慶氏父子的人,準備殺滅慶氏,為莊公報仇。

盧蒲癸的妻子慶姜發現丈夫的行為很神秘,便問他究竟在幹什麼,能否與自己一起商量商量。盧蒲癸心想,我在干殺滅你們慶氏的事,怎麼能與你商量呢?但經不起她一再詢問,便對她說:「如果我告訴了你,恐怕自己難逃一死。這樣的話,就會壞了大事。」慶姜聽完後,說:「相公的事也就是我的事。你告訴了我,我能出力就與你一起策劃,不能出力也決不洩露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盧蒲癸把準備殺滅慶氏的事告訴了慶姜。慶姜表示要大義滅親,幫助丈夫完成這一義舉,並嚴守秘密。預定舉事的日子,選在慶封外出打獵的那天,慶姜又說服父親慶捨隨同齊景公去太廟舉行祭禮。就在這時候,盧蒲癸突然將長戈刺進了慶捨的胸膛。慶捨死後,盧蒲癸率兵殺滅了慶氏餘黨。慶封在出獵途中得知這個消息後,帶著隨從的士兵回城,因城堅無法攻克,逃奔魯國,後被殺。

事後,有人問盧蒲癸道:「慶氏和你們盧氏都是姜姓的後裔,你怎麼會和同宗的慶氏聯姻,娶慶姜為妻呢?」

盧蒲癸回答說:「慶捨不因為我與他是同宗而避開,把女兒嫁給我,我又為什麼要去避開呢?就像有人常常截取《詩經》中某首詩的某一章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我只取我所需要的,管它什麼同宗不同宗!」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