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楚弓楚得”歷史出處是哪裡?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楚弓楚得”歷史出處是哪裡?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楚弓楚得”歷史出處是哪裡?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大全

【楚弓楚得成語意思】

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和求之?」孔子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楚國人丟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國人。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丟了,拾到它的人並不是外人。

【楚弓楚得成語故事】

據《說苑·至公》記載:「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楚共王有一張寶貴的「烏號之弓」。據傳說這把弓是黃帝遺留下來的,儘管此說難以讓人相信,但它無疑是一張絕好的弓。楚共王很愛打獵,經常帶著一批隨從人員,騎著快馬,拿著弓箭,在山野裡獵取各種飛禽野獸。

有一次,他騎馬追逐幾隻野獸,眼看快要追上了,他想拿出弓箭向野獸射去。不料,弓已不知去向。原來他跑得太快,在顛簸中把弓給丟了。丟了一張製作得非常精美的好弓,隨從人員都覺得非常可惜。於是,他們焦急萬分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尋找吧。」楚共王搖搖頭阻止說:「不要去尋找了。我是楚國人,這弓丟在楚地,讓楚國人拾去了還是在楚國人手裡,有什麼必要再去尋找它呢?」隨從人員聽了,欽佩地說:「大王的話講得真有道理。」就這樣,他們不再去尋找弓了。

這事傳到孔子那裡,孔子則不以為然地說:「可惜啊,楚共王的話包含得還不夠大。應該這樣說:一個人丟失了弓,另一個人得到了,何必一定要是楚國人呢?」

人們聽了孔子的話,都稱讚說:「孔子的話,才真正達到大公的地步了。」

相關內容: 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