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武松到最後都沒有成為松江心腹的原因是什麼?

水滸傳中武松到最後都沒有成為松江心腹的原因是什麼?

水滸傳中武松到最後都沒有成為松江心腹的原因是什麼?

水滸傳

《水滸》人物武松形象點評一 在武松身上,具備了相對完美的好漢資質。按中國傳統的道德標準衡量,他仁、義、禮、智、信齊備。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醉打蔣門神之前,武松就是一個非常單純或者說頭腦簡單的人,是一個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炮灰人格,嚴重依附於其他人,遵守道德倫常。他早就覺得嫂子有問題,但是不知道多想一下,只是略微提醒了他哥哥一下。

西門慶夥同潘金蓮殺死武大郎後,武松召集鄰居作證,殺潘金蓮報仇,因為他還相信天理王法。真要按天理王法他就該殺人償命,但是府尹也同情他,給他一通篡改案情,發配算完了。

這裡就黑色幽默了,武松是個願伏法的人,可是他偏偏被枉法了,為什麼呢?因為那法理本來就是狗屁啊。但是武松直到此時還沒醒悟這一點,他還是自以為英雄好漢,任俠仗義,自以為順應天理人意。這時的武松如果投靠梁山,一定是宋江忠心不二的好兄弟。

到醉打蔣門神這裡,武松算是回過一點味來了。我們假設,武松仍然是督頭、打虎英雄的時候,能去幫施恩搶地盤嗎?武松是幹這種黑社會勾當的人嗎?

武松是被關進牢裡,喪失人格尊嚴以後,施恩對他加以籠絡,他才產生了要報答施恩的那種思想,但這種思想並不是武松本來人格特質裡面的東西。武松在打完蔣門神以後,一定心理會有一些變化,因為他並不是真的出於正義去懲罰的蔣門神,他實際上是捲入了下三濫的利益紛爭,他自己應該是清楚這一點的。

直到血濺鴛鴦樓,武松才徹底願意直面自己的人格缺點,承認自己的弱智,被人欺騙利用。很多人問,為什麼血濺鴛鴦樓的時候,武松連丫環、僕人都要殺。因為武松在又氣憤又羞惱的情緒下喪失了理智,進而反轉,徹底拋棄了所謂英雄、俠義、正直等價值觀,意識到整個社會都處於一個巨大的謊言之中,自己真實是一個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

血濺鴛鴦樓這一節,對武松的矛盾心理有著十分精彩的細緻描寫。首先武松砍死張都統等人後,踩扁了金銀器皿拿走,顯然是要跑路。但後來殺張都統夫人的時候,又想殺一個是死殺一百個是死,索性都殺了,意即想投官自首。

再往後他卻又翻城牆跑路,並沒有自首的意思。再後來在破廟裡被張青等人抓住要殺他的時候,他心裡又想早知如此還不如投官死了算了。武松這樣一種反覆矛盾的心理過程,就是他在自我摧毀的心理當中覺醒的過程,他在反抗秩序的新價值觀和遵守秩序的舊價值觀之間搖擺不定。

武松的反抗人格,是在落草以後,徹底穩固下來,至此武松才擺脫了依附型的炮灰人格,真正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也就不可能還有「忠心」這回事了。再後來武松在一系列征討、詔安、戰爭、政治活動當中看透了世事,對社會徹底失去了信心,出家為僧。

相關內容: 武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水滸傳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