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魯智深的真實實力解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上林沖,步下武松。梁山馬上步下都有人號稱無敵,卻把盧俊義和魯智深放在了一邊。質疑盧俊義的武功情有可原,畢竟在上梁山之前,盧俊義的名頭不是打出來的。大財主「橫掃」某些宗師掌門人,實際是錢說話:我在現實中打不過你,還不會拍電影過把癮?
魯智深馬上步下的武功有多高?這一點可能很少有人去探究:即使魯智深武功並非絕頂,他也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第一大俠。
其實細看水滸原著我們就會發現,魯智深馬上步下都幾乎是無敵的,這大胖和尚不但沒有把馬壓成駱駝,而且打起仗來,也是十分凶悍。咱們今天就通過魯智深打平的四場單挑,來看看這位魯大俠的武功:不殺生不代表不能打,這四場單挑雖然打平,但勝負卻早已見了分曉,四個對手兩個被打服,兩個被打怕。
魯智深三拳誤殺鎮關西鄭屠之後,歉疚之餘並沒有跑回老種經略相公軍中躲避(這是完全可以的,因為魯提轄是借調到渭州的,地方官府奈何他不得),而是放棄錦繡前程浪跡江湖。
青燈古佛的熏陶,魯智深殺心被消磨殆盡,只有遇到生鐵佛崔道成金眼虎鄧龍(鄧龍是寶珠寺住持還俗為盜)那樣的佛門敗類,魯智深才會變成怒目金剛,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
除了崔道成和鄧龍,魯智深就幾乎沒有殺過任何人,無論是神駒子馬靈還是方臘,他都是一禪杖拍倒後捆起來,並沒有直接取對方性命。
在魯智深的一生中,曾將遭遇過四個勁敵,第一個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嫡傳弟子九紋龍史進。
魯智深跟史進單挑之前,已經以一敵二跟崔道成丘小乙大戰了一場,而且餓得頭昏眼花腳下打晃。
餓得連路都走不動的魯智深,「行一步,懶一步」,好不容易來到赤松林想喘口氣,卻又碰上了剪徑(攔路打劫)的九紋龍史進。
史進只記得「上穿一領鸚哥綠紵絲戰袍,腰繫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干黃靴」威風凜凜的魯提轄,卻認得這個「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身長八尺,腰闊十圍」的胖和尚(絡腮鬍子也被智真長老剃掉了)。
雖然魯智深此事已經頭昏眼花(認不出史進)顯現了低血糖症狀,但是十幾個回合下來,史進還是支撐不住了:兩個鬥到十數合,那漢暗暗的喝采道:「好個莽和尚。」又鬥了四五合,那漢叫道:「少歇,我有話說。」
兩人一通姓名,才知道是大水沖了龍王廟。在赤松林單挑之前,史進對魯智深雖然尊重,但未必佩服他的武功,直到交手之後,史進才徹底服了:魯大哥不但義薄雲天,武功也不是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之徒能比的。
心服口服的史進跟魯智深成了終生朋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魯智深跟宋江翻臉要下山,史進也會帶著他的二龍山人馬緊隨其後。
魯智深打平的第二場單挑,是跟五侯楊令公之孫、青面獸楊志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讀者諸君都知道,楊志的武功,是家傳的殺人技,從金刀令公楊業開始,已經玩兒了三代刀子,就是豹子頭林沖,跟楊志也就打個平手。
魯智深和楊志這場單挑,看著好像打平了,但誰勝誰負,當事人心中有數,這一點從二龍山排座次就能看得出來:頭把交椅魯智深,二把交椅楊志,三把交椅武松。
按此前的官階,楊志是殿帥府制使、大名府管軍提轄使,魯智深是借調到渭州當提轄。要是兩個人打平或者楊志自信能夠打贏,那麼在二龍山上坐頭把交椅的,就不是了魯智深了。這就說明一點:兩個人除了喝酒,還應該經常切磋武功,見識了魯智深真正實力之後,楊志表示服從魯智深的領導。
九紋龍史進和青面獸楊志都打心底佩服魯智深,把他當做可以性命相托的好大哥。
可能是認為自己兄弟夠多了,魯智深在武松上山之後沒有結交新的朋友,甚至跟林沖的關係,也變得疏遠起來,以至於我們不知道這二位在馬上較量起來,誰會更勝一籌。
在很多人眼裡,魯智深是騎不得馬的,因為他比說相聲的孫越還胖,再加上六十二斤的水磨鑌鐵禪杖,真能把馬嚇得靠牆站著學狗叫。
但是魯智深還真騎馬打過仗,而且是跟真正的將門之後、一流高手、馬軍五虎將之中的雙鞭呼延灼大戰了一場。
三山聚義打青州,讓我們知道了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不一定是唐僧,呼延灼看到的一幕就比較搞笑:塵頭起處,當頭一個胖大和尚,騎一匹白馬,那人是誰?正是臂負千斤扛鼎力,戒刀禪杖冷森森,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身軀龐大的魯智深騎在白馬上, 跟「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呼延灼展開了一場大戰:魯智深掄動鐵禪杖,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吶喊。斗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暗暗喝采道:「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
呼延灼是真被這大胖和尚打怕了:「指望到此勢如劈竹,便拿了這伙草寇,怎知卻又逢著這般對手!我直如此命薄!」
雖然在慕容知府面前吹了大氣,但是呼延灼自己害怕自己知道,他自信能打過霹靂火秦明(認為秦明棍法已亂),卻沒有把握拿下魯智深——如果兩個人都不騎馬,勝負可能早就見了分曉。
魯智深遇到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勁敵,是方臘手下超一流高手寶光國師鄧元覺——所謂國師,那是可以跟方臘將主客之禮的。寶光國師不會法術,他能夠受到方臘如此禮遇,必然是武藝超群。
寶光國師以逸待勞與長途奔襲的魯智深大戰五十回合,一見武松拎著戒刀衝上來,嚇得拖著禪杖掉頭就跑:一個和尚我都打不過,更何況又來了一個頭陀!
如果鄧元覺不是被魯智深打得精疲力盡,為了自己「國師」的臉面,怎麼也得支撐到貝應夔出城馳援——其實貝應夔是被鄧元覺坑了,武松砍不著鄧元覺,這才把貝應夔揪下馬來剁了。
魯智深和鄧元覺這場大戰,實際是他們兩個人的單挑,武松對付的是貝應夔,結果是鄧元覺逃跑,貝應夔被殺,勝負一目瞭然。
從這四場單挑可以看得出來,魯智深不但步下鏖戰是一把好手,上馬廝殺,也能打得馬軍五虎將膽戰心驚。魯智深之所以很少殺人,那是他不想殺,比如那個倒霉的方貌,就是騎在馬上也打不過站在地下的魯智深,被一頓禪杖打跑,最後被武松砍了——魯智深負責趕羊,武松負責殺羊,這哥倆配合倒是默契。
盤點完魯智深這四場單挑,就有一個問題要請問讀者諸君了:馬上林沖步下武松,如果魯智深騎在馬上跟林沖打,跳下馬來跟武松打,結果又會如何呢?
這個問題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即使有,那也只能是一個:林沖和武松都拿魯智深當大哥,他們都欠著魯智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