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治平1元年,常州2日禺時3,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4如月,見5於東南。少時6而又震一聲,移著7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8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9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十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遊人到則發視。王無咎為之傳甚詳。
【註釋】
1治平:宋英宗趙曙年號(1064—1067)。
2常州:古代州名,治所在今江蘇省常州市。
3日禺(yu)時:太陽西下時。禺:禺谷,古代傳說太陽落下的地方叫禺谷。一說「禺」即「禺中」,指「日近午」,也就是快到中午的時候。推敲文義,沈括所描寫的情況應該發生在傍晚時分,因為天光漸暗時,才能見其「幾如月」、「火光赫然照天」、「星在其中,熒熒然」,如果是在中午陽光燦爛的時分,與所描寫的情況似乎不符。
4幾(jī):將近,接近。
5見(xian):出現。
6少時:不多時,不多一會兒。
7著(zhuo):放置,安放,文中是「到」、「至」的意思。
8宜興:地名,在今江蘇省宜興市。
9下:往下。
十發:開挖,挖掘。
州守:宋代州一級的行政長官。
鄭伸:人名,事跡不詳。
潤州:古代州名,治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
金山寺:即今江蘇鎮江金山寺。金山:位於鎮江市西北,原在長江中,後因沙漲水退,漸與南岸相連。
發視:文中指打開匣子讓人觀看。
王無咎:字補之,王安石的學生。
【譯文】
治平元年間,常州有一天傍晚時分,天空響起雷鳴一般的聲音,原來是一顆大星,差不多像月亮那麼大,出現在天空的東南方。過了不多久又發出一聲震響,大星移到了西南方,接著又震了一下便墜落到了宜興縣一個姓許人家的園子裡。遠近的人們都看到了,熊熊火光照亮天空,許家園子的籬笆都被火燒燬了。這時火光熄滅了,看到地裡有一個像杯口大小的洞,非常深。往下看去,落下的星在裡面還熒熒地發著光亮。很長時間才慢慢暗下來,不過還是熱得無法接近。又過了很長時間,挖開那個洞三尺多深,於是得到一塊圓形的石頭,還是熱的,像拳頭般大小,一頭略微有點尖,顏色像鐵,份量也像鐵。知州鄭伸得到了這塊隕石,把它送到了潤州的金山寺,直到現在還用匣子收藏著,有遊客來了就打開匣子讓人觀賞。王無咎對這件事作了很詳細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