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山的故事(小烏龍捐軀救災民)
生肖文化
明光東北,女山湖岸的一座不大的山丘,山上綠樹成蔭,鬱鬱蔥蔥,由南向北,蜿蜒起伏。南山頭上有一眼清泉,水出泉分成兩股,終年流淌不斷。遠遠眺望,恰似一條烏龍伏臥,那兩股清泉,又似烏龍的兩行眼淚。
相傳很久以前,一天女兒子戒被打下凡塵,時逢天降暴雨,她在一大戶人家屋簷下避雨。天女因久未進食,又餓又渴,看屋簷下嘩嘩流下的雨水,剛喝下一口就覺得腹中不適,有異物在迅速增大。天女用力叩開大戶人家院門,開門的一看是位陌生的孕婦,臨生到月,慌忙向主人稟報,女主人是一個吃齋念佛的信女,她急忙命家人將孕婦扶入柴房,這天女剛進柴油房,就聽一聲慘叫,一條烏色的小青龍降生了。這烏龍游入院中,經暴雨一淋,立刻長到有盆口那麼粗,然後順著雨柱騰空飛越,鑽進雲層。一會兒,雨停了,再看那孕婦也不見了蹤影。
小烏龍穿越層層烏雲回到了龍宮,龍王一見剛降生的幼子,滿心歡喜,終日帶在左右,教其本領。長大後,龍王派它負責女山湖一帶的驅雲行雨。
小烏龍知其是在女山湖畔出生的,安排降雨特別及時,常常是恰到好處。龍王爺因此更加偏愛烏龍。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對烏龍十分感激,到處建廟進香。
龍王的另外三位龍子,白龍、黃龍、黑龍覺得受到了龍王冷落,很不服氣,十分嫉妒,就聯合起來向龍王進諫,推薦烏龍到南方分管行雨。龍王覺得烏龍也應該熟悉一下其它地域的情況,准了奏諫,派烏龍以南方行雨,把明光女山湖一帶行雨之事交給了白龍。
白龍終日只顧遊山玩水,根本不顧民間旱澇。想起來了,雨就下個不停,大水淹沒了農田,沖塌房屋,玩上癮了,久日無雨,天干地裂。這年夏天,白龍一直在北方遊玩,流連忘返將明光一帶行雨之事忘得一乾二淨。百日這內烈日當空,萬里無雲,農田龜裂,禾苗枯焦,湖底朝天,魚蝦也被干死啦。老百姓吃水要跑到十幾里外去挑,黎民百姓在烈日下頭都磕出血來求雨,但天上也無一滴雨下,百姓憤怒起來,指責龍王昏庸無道,不顧黎民死活,人們開始拆廟了。
一日夜裡,天女托夢給烏龍,要烏龍把明光一帶百日無雨,黎民百姓責怪龍王一事稟報龍王爺,快快給明光一帶行雨。第二天天一亮,烏龍駕雲前往明光上空一看,萬畝良田棵苗全無,塘、壩、湖大都見底,路上有老百姓拖兒帶女遠走他鄉逃荒要飯。烏龍見此情景,鼻子一酸,落下淚來。逃荒在路上的人見天上落下雨來,很多人又返回家園。其實那是烏龍見慘景心酸落下的幾滴眼淚。
烏龍在明光上空,觀察一番,便趕緊回龍宮,此時,龍王爺正坐在龍椅上,瞇縫著龍眼看魚精、是精、蚌精跳舞,白龍、黃龍、黑龍也都圍坐一邊觀舞享樂,烏龍十分生氣。他強壓住心頭惱怒,待一舞跳完,急忙跑到龍椅前,雙膝跪下高聲稟道:"父王,孩兒有緊急旱情稟報。"龍王爺正在興頭上,見烏龍稟奏攪了雅興,有點不悅,漫不經心地說:"有何旱情?"烏龍將親眼看到的災情一一如實奏明龍王爺。龍王爺一拍龍椅大聲道:"這一帶歸誰負責?"白龍慌忙跪下道:"是孩兒管轄。"龍王爺怒目圓睜:"是怎麼回事?"白龍向黃龍使個眼色求援。黃龍、黑龍一齊跪下,按他們事前商量好的話說:明光一帶對龍王爺不尊,有人罵龍王,拆龍王廟。龍王爺一聽很生氣,但又怕不實,親自帶眾龍兒一起到明光一帶查看。一看到災情,龍王爺覺得烏龍說的是實,但看到龍王廟被拆,龍王像被砸毀,頓時怒不可遏,覺得還是白龍說的有理,一甩袖回龍宮去了。
回到龍宮,龍王爺召見眾龍兒,當面發佈聖旨,罰烏龍去南海治浪,永遠不許過問行雨之事。烏龍到了南海,不辭勞作終日追趕鯊魚精,不許它在南海掀浪。鯊魚精鬥不過烏龍,只得派出使者帶著厚禮前來找烏龍求和,並保證不再興風作浪,從此,南海風平浪靜。
一個月過去了。烏龍心裡始終放不下明光一帶災情。這日,烏龍見南海鯊魚精已服不再作浪,漁民們每日安全出海,魚蝦滿倉而歸,便抽空駕起雲頭直奔北方。到了明光上空按下雲頭一看,災情更加嚴重了。烏龍心如刀絞,他也不再回龍宮懇求龍王,決定先行雨救災民。只見這烏龍翻動身軀,張開大口,吐出團團烏雲,頓時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足足下了一個時辰。湖裡有水了,塘壩灌滿了,禾苗得救了,災情解除了。老百姓歡呼跳躍,感謝救苦救難的烏龍。
白龍知道此事,心生歪念,即向龍王爺稟報說:"烏龍私自在明光一帶降雨,有意和父王作對,若不重處,有損父王崇高威望。"龍王爺聽後暴跳如雷,命左右把烏龍抓來,剝去龍鱗抽去雨襄罰他在龍宮做苦役。左右剛剛將烏龍抽剝完畢,只見南海巡差跌跌爬爬跑進龍宮,稟報說:"南海鯊魚精帶領手下又在南海行風作浪,幾百漁民葬身大海。"龍王爺一聽,氣得渾身發抖,命左右將捆好的烏龍扔向明光,活活幹死他。
烏龍被扔出,一路翻滾,摔在女山湖邊上。明光女山一帶百姓看到烏龍被折磨成這樣,明白它是為了我們大家才遭罪受罰的,十分敬重和同情,紛紛到湖裡挑水來救他。烏龍十分感激,流著淚說:"龍王爺聽信讒言,廢了我的本事,你們是救不了我的。"烏龍死後,在烏龍臥身的地方長出一座山,山上都是烏石、烏土,終日在太陽下暴曬。老百姓為了報答這條這自己捐軀的烏龍,從四面八方趕來植樹、種草,不讓烏龍的身軀裸露在烈日下。烏龍更是感激,兩行淚汨汨不斷,形成泉水,常年流淌,匯成小溪,溪水甘甜,永不枯竭。
人們為了紀念烏龍,就在山上蓋起了一座廟。廟裡塑了一尊烏龍像,物換星移,滄桑幾度。如今,山上烏龍廟早已被毀壞,成了一片廢墟,但烏龍捐軀救災民的故事仍在民間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