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秦檜》原文 青州馮中堂家[1],殺一豕,燖去毛鬣[2],肉內有字云:「秦檜七世身[3]。」烹而啖之,其肉臭惡,因投諸犬。嗚呼!檜之肉,恐犬亦不當食之矣! 聞益都說[4]:中堂
聊齋誌異《劉夫人》原文 廉生者,彰德人[1]。少篤學[2];然早孤,家綦貧。一日他出,暮歸央 途。入一村,有媼來謂曰:「廉公子何之?夜得毋深乎?」生方皇懼,更 不暇問其誰何,便求
聊齋誌異《張鴻漸》原文 張鴻漸,永平人[1]。年十八,為郡名士。時盧龍令趙某貪暴,人民共苦之。有范生被杖斃[2],同學忿其冤,將鳴部院[3],求張為刀筆之詞[4],約其共事。張許之
聊齋誌異《李生》原文 商河李生[1],好道[2].村外里餘,有蘭若[3];築精舍三楹[4],跌坐其中。游食緇黃[5],往來寄宿,輒與傾談,供給不厭。一日,大雪嚴寒,有老僧擔囊借榻,其詞玄
聊齋誌異《蕙芳》原文 馬二混,居青州東門內,以貨面為業。家貧,無婦,與母共作苦。一日, 媼獨居,忽有美人來,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樸,而光華照人,媼驚顧窮詰, 女笑曰:「
聊齋誌異《古瓶》原文 淄邑北村井涸[1],村人甲、乙縋入淘之。掘尺餘,得髑髏[2]。誤破之,口含黃金,喜納腰橐。復掘,又得髑髏六七枚。悉破之,無金。其旁有磁瓶二、銅器一。器
聊齋誌異《堪輿》原文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1],素尚堪輿[2];即閨閣中亦能讀其書[3],解其理。 宋公卒,兩公子各立門戶,為父卜兆[4]。聞有善青烏之術者[5],不憚千 裡,爭羅致之。於是
聊齋誌異《姊妹易嫁》原文 掖縣相國毛公[1],家素微[2]。其父常為人牧牛。時邑世族張姓者,有 新阡在東山之陽[3]。或經其側,聞墓中叱吒聲曰[4]:「若等速避去,勿久 溷貴人宅[5]
聊齋誌異《鳥使》原文 苑城史烏程家居[1],忽有鳥集屋上,香色類鴉[2]。史見之,告家人曰:「夫人遣鳥使召我矣。急備後事,某日當死。」至日果卒。殯日,鴉復至,隨槥緩飛[3],由
聊齋誌異《金姑夫》原文 會稽有梅姑祠(1)。神故馬姓,族居東莞(2),未嫁而夫早死,遂矢志不醮(3),三旬而卒。族人祠之,謂之梅姑。丙申(4),上虞金生(5),赴試經此,入廟徘徊,頗涉
聊齋誌異《陸押官》原文 趙公,湖廣武陵人[1],官宮詹[2],致仕歸[3].有少年伺門下,求司筆札[4]。公召入,見其人秀雅;詰其姓名,自言陸押官。不索傭值。公留之,慧過凡僕[5]。往來
聊齋誌異《鹿啣草》原文 關外山中多鹿[1]。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葉作聲,鹿即群至。然牡少 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眾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 銜異草置吻
聊齋誌異《粉蝶》原文 陽曰旦,瓊州士人也[1]。偶自他郡歸,泛舟於海,遭颶風,舟將覆;忽 飄一虛舟來[2],急躍登之。回視,則同舟盡沒。風愈狂,瞑然任其所吹。亡 何,風定。開眸
聊齋誌異《織成》原文 洞庭湖中[1],往往有水神借舟。遇有空船,纜忽自解,飄然遊行。但聞空中音樂並作,舟人蹲伏一隅;瞑目聽之,莫敢仰視,任所往。游畢,仍泊舊處。 有柳生,
聊齋誌異《醫術》原文 張氏者,沂之貧民[1]。途中遇一道士,善風鑒[2],相之曰:「子當以術業富[3]。」張曰:「宜何從?」又顧之,曰:「醫可也。」張曰:「我僅識『之無』耳[4],
聊齋誌異《彭二掙》原文 彭二掙 禹城韓公甫自言[1]:「與邑人彭二掙並行於途,忽回首不見之,惟空蹇 隨行[2]。但聞號救甚急,細聽則在被囊中[3]。近視囊內累然,雖則偏重, 亦不得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聊齋誌異》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聊齋誌異》是清朝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通過491個精彩的鬼怪狐仙
聊齋誌異《鳥語》原文 中州境有道士[1],募食鄉村。食已,聞鸝鳴[2];因告主人使慎火。問 故,答曰:「鳥云:『大火難救,可怕!』」眾笑之,竟不備。明日,果火, 延燒數家,始驚
聊齋誌異《大鼠》原文 萬曆間[1],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噉食。適異國來貢獅貓[2],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自
聊齋誌異《皂隸》原文 萬曆間,歷城令夢城隍索人服役[1],印以皂隸八人書姓名於牒[2],焚 廟中;至夜,八人皆死,廟東有酒肆,肆主故與一隸有素。會夜來沽酒,問:「款何客?」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