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四章賞析以及延伸閱讀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賞析以及延伸閱讀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賞析以及延伸閱讀

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四章,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道沖1,而用之有弗盈也2。淵呵3!似萬物之宗4。銼其兌5,解其紛6,和其光7,同其塵8。湛呵9!似或存十。吾不知其誰之子,像帝之先⑾。

[譯文]

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像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像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註釋]

1沖:通盅(chong),器物虛空,比喻空虛。

2有弗盈:有,通又。盈:滿,引申為盡。

3淵:深遠。呵(a):語助詞,表示停頓。

4宗:祖宗,祖先。

5銼其兌:銼(cuo):消磨,折去。兌(rui):通銳,銳利、鋒利。銼其銳:消磨掉它的銳氣。

6解其紛:消解掉它的糾紛。

7和其光:調和隱蔽它的光芒。

8同其塵:把自己混同於塵俗。以上四個「其」字,都是說的道本身的屬性。

9湛(zhan):沉沒,引申為隱約的意思。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書中「浮沉」的「沉」多寫作「湛」。「湛」、「沉」古代讀音相同。這裡用來形容「道」隱沒於冥暗之中,不見形跡。

十似或存:似乎存在。連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無若存。參見第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延伸閱讀]王弼《道德經注》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夫執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窮力舉重,不能為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地雖形魄,不法於天,則不能全其寧;天雖精象,不法於道,則不能保其精。沖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實來則溢。故沖而用之,又復不盈,其為無窮亦已極矣。

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捨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銳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污,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懷其象,德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延伸閱讀]蘇轍《老子解》

道沖而用之,或似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夫道沖然至無耳,然以之適眾有,雖天地之大,山河之廣,無所不遍,以其無形,故似不盈者。淵兮深眇,吾知其為萬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人莫不有道也,而聖人能全之。挫其銳,恐其流於妄也。解其紛,恐其與物構也。不流於妄,不構於物,外患已去,而光生焉,又從而和之,恐其與物異也。光至潔也,塵至維也,雖塵無所不同,恐其棄萬物也。如是而後全,則湛然其常存矣,雖存而人莫之識,故曰似或存耳。

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道雖常存,終莫得而名之,然亦不可謂無也,故曰此豈帝之先耶。帝先矣而又先於帝,則莫或先之者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道德經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