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孫子兵法分析,朱元璋是如何掌握大權的?

通過孫子兵法分析,朱元璋是如何掌握大權的?

通過孫子兵法分析,朱元璋是如何掌握大權的?

孫子兵法

說到朱元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在我們古代時期,歷史上出現過不少的王朝,這些王朝最初的時候,都是一些領頭羊從自己的家鄉組織一些人,隨即慢慢的擴大,直到建立一個處於自己的王朝。那麼想要掌控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自己應該怎麼去做,就是一件很苦惱的事情了。因為有些時候可能因為自己不會帶兵,自己手底下的人就會謀反,也是很常見的一個事情。所以在我們的歷史也出現過不少,被自己人謀反篡位的事。所以不管是一個將領還是一個君王都應該很好地去對待自己的士兵,做到一個賞罰分明的態度。

在孫子書寫的《孫子兵法》當中,就提到了一個好的將領應該就別具備哪些條件。在第八篇九兵篇就有很好的講到了,在原文中就有寫到:「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捨,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用兵的原則就是,君主下達命令後,就開始召集人馬組建軍隊了。在到達一些比較難通過的地區時候,不要在此安營紮寨。在進攻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要四鄰結義。在難以生存的環境中,要趕快通過。在處於容易被包圍的地區,要精於謀劃,誤入死地要堅決作戰。且行軍中有些道路不要走,有些敵軍、城池、地域都不要去攻打。那些君主的命令有些也可以不接受。所以一個好的將領要精通「九變」的要領,才算是真的懂得用兵。

這其中孫子就很好地表明了一個觀點,就是在戰爭中自己作為統兵的將領,要有高度的隨機應變能力。在行軍的時候,要注意軍隊所處的環境,以免自己受到攻擊。在不同的地方的環境要針對這個環境來做出不同的對待。不能駐紮的地方就不要駐紮。另外,在行軍中有些特殊的情況是可以分別對待的。因為在行軍打仗的途中,君主是不知道當時的一個情況變化的,所以有些時候作為一個將領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且一切都要根據自己遇上的實際情況來面對。

在元順帝二十年的時候,當時的陳友諒佔領了江州就一直在攻打朱元璋的領地,此人也被視為朱元璋的心腹之患。當時朱元璋的部下和將士都十分的緊張,因為陳友諒的兵力是朱元璋的十倍,且善於在水上作戰,這時候的朱元璋就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此刻自己身邊的謀士劉基就給朱元璋出了一個計謀,那就是誘敵深入。隨後朱元璋就把康茂才叫來了,讓他書寫一封詐降書給陳友諒。這康茂才原本是元朝的降將也是陳友諒的老友。讓他書寫這封詐降書的話,陳友諒也會比較容易相信些,康茂才就欣然答應了。

      隨後便給陳友諒修書一封,其中內容寫了,朱元璋殺了我同鄉好友陳壽輝,我正要報這個仇,你我可以聯盟一起滅了朱元璋。 建議你兵分三路進攻應天府,我讓我手下的守城將士做你的內應,幫你打開城門,一起衝進帥府,活捉朱元璋。當陳友諒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心中便想,自己的大軍一路如破竹,晾他康茂才也不敢詐降,隨後便按照信中所寫的去做了。當陳友諒的軍隊到達大勝康的時候就遭到了朱元璋的阻攔。隨後又直奔本江東橋,想跟康茂才裡應外合。不幸的是,當陳友諒達到城外後,一直在呼喊康茂才卻沒人出來打開城門。這是的陳友諒才發現自己已經中計了,可這時朱元璋的部隊,就追趕了上來,陳友諒抵擋不,隨後就乘坐一條小船逃跑了。

在這個事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就是利用了自己手下的將領康茂才詐降之計,才能取得勝利。且把敵方的兵力分散開了,所以就打敗了,比自己實力強大十倍的軍隊陳友諒,就次改變了敵我力量的對吧,也爭奪到了自己在這場戰役中的一個主動權。也很好地講述了孫子其中的道理,在自己面對處於一個被動的情況,要很好的分析一些當前的局勢和利用自己手底下的人,只有這樣子才會是自己被動的局面轉換成主動。其實這些孫子的思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能很好的運用上。當你碰上事情的時候,就要去看待大局的形式來分析,從而慢慢的轉化自己在這件事情的位置,順勢的話就可以直接掌控了。

相關內容: 孫子兵法朱元璋朱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孫子兵法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