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夜坐》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龍潭夜坐》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龍潭夜坐》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歷史小故事

龍潭夜坐 王守仁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履濕,松風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賞析

前三聯寫野外之景,多清淒,表現作者不得志的心境,也反映當時時政的蕭條不如意,但是最後一聯的無限情則表現作者的積極態勢,並不會因失意而消沉,會繼續努力,因為這片山河寄托著他太多的感情。

此詩用典頗多:首句花香暗含於良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寄情隱逸,實則是對樓台深翠微的無奈。石林茅屋讓人聯想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當時溫庭筠出長安去南方做小官,心情鬱鬱,有對時政失望。

第二聯用典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是個青年得志,平步青雲,而後看透政治紛擾,最終隱居終南山看雲卷雲舒的人,他有很多是詩都描寫了隱居的恬靜,比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林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些與其說是享受隱居,不如說是失望與人世間的勾心鬥角。

第三聯首句正確理解的順序是不辭草露芒鞋濕,意思是,不怕草上有露即使沾濕草鞋,第二句於講「松風吹解帶」,有即使遭人不待見,也要這麼做的意思。

尾聯第一句的 猗蘭 用典孔子的《猗蘭操》,據一些史料記載,《猗蘭操》是孔子從衛國(也就是豫北地區)返回家鄉魯國時,感歎自己生不逢時,不被重用而表達的感受。而後語句是全詩的中心句,反用蘇軾的「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道有無限情,點明作者不會跟前面那些失意的隱居的人一樣棄時事不管,獨善其身,而是要繼續做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