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西園》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春暮西園》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春暮西園》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歷史小故事

春暮西園

高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裡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注】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圍著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種蔬菜的田。清阮元《江定甫夢遊益都馮相國佳山堂作詩一首余曾游其地因和其韻》:「宰相荒園半菜畦,石屏風外是沙堤。」 洪深《劫後桃花》三:「園的那一頭,大洋屋旁邊,還有小小的一個菜畦。」

【提示】

從語言的角度:可分析總體的語言風格;也可抓住「滿」「過」「知」等字分析煉字的精當。

從形象的角度:可聯繫詩中意象做具體分析;也可聯繫寫景狀物分析虛實相生、動靜皆備的特色。

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襯托等藝術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點。

從評價作品思想內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對「春暮」的態度;也可評價末句暗點「西園」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內,但言之成理也可。

【賞析】

這首《春暮西園》詩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並有「明代詩人之冠」美譽的詩人高啟的作品。此詩曾作為詩歌鑒賞題的材料出現在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南卷的語文試題中。

從詩題可以看出這是一首田園詩,寫的是晚春時景。首句「綠池芳草滿晴波」,「綠」、「芳」,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描繪了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陽光,「滿」字形象地寫出陽光灑滿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從雨裡過」,點明春天的氣候特點以及春色將盡的情景,從春天的多雨更襯托出陽光的可貴。

三句「知是人家花落盡」,「花落盡」進一步說明已是暮春時節,「知」字表明「花落盡」是作者的推測,為虛寫。末句「菜畦今日蝶來多」暗點西園,詩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傷,而是描寫「蝶來多」,寫出儘管春盡,但仍充滿生機和盎然情趣。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通暢流轉,意象動靜皆備,豐富唯美,寫景狀物虛實相生,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作者簡介】

高啟(1336--1374),明代著名詩人,字季迪,長洲(今江蘇蘇州)或吳縣人,祖籍開封,家居山陰。元末隱居吳淞江畔青丘,因自號青丘子,做過張士誠幕僚。明洪武元年(1368),應召入朝,授翰林院編修,以其才學,受明高祖朱元璋賞識,覆命教授諸王,纂修《元史》。

高啟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入境愛為本,兼受釋、道影響,厭倦朝政,淡漠功名利祿。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明高祖擬委以戶部侍郎,他卻以年少未習理財辭歸,返青丘以教書治田自給。此前,高啟《題宮女圖》一詩,招惹讒臣挑唆誣以譏諷君王,致高祖耿耿於懷。後來,蘇州知府魏觀「復浚錦帆涇」,營建衙府,高啟為其撰寫《上梁文》,引來殺身之禍。因衙府舊基原為朱元璋曾經的敵手張士誠王宮舊邸,《上梁文》又有「龍盤虎踞」四字,讒臣吳帥蔡本趁機誣告其存以反心,御史張度亦在彈劾中稱其為「興亡王之基,開敗國之河」,遂致高祖大怒。洪武七年(1374),魏觀被誅以腰斬,高啟受株連,處以腰斬八段,卒年僅39歲。

高啟為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其文學思想,主張取法於漢魏晉唐各代,師古之後成家。認為要「兼師眾長,隨事模擬,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之弊」(《獨庵集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評道:「高啟天才高逸,實據明一代詩人之上。」《明詩紀事》中也有讚譽:「高啟天才特絕,允為明三百年詩人稱首,不止冠絕一時也。」

高啟著作,詩歌數量較多。初編有五集,2000餘首。後自編為《缶鳴集》,存詩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收集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今通行《四部叢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據此影印。高啟的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鳧藻集》,另刊於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