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浣溪沙》是怎樣來的?《浣溪沙》的格律是怎樣的?今天本站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浣溪沙》。
《浣溪沙》簡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
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浣溪沙》的來源
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山邊有石,雲是西施浣紗石」。今浙江諸暨市南近郊的苧蘿山下浣紗溪畔有浣紗石,上有傳為東晉王羲之所書「浣紗」二字,相傳這裡是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浣紗處。
一說浣紗溪即浙江紹興南二十里的若耶溪。總之,調名「浣紗溪」的本意即詠春秋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溪水。又:近人梁啟勳《詞學·調名》云:「《浣紗溪》,杜甫詩『移船先生廟,洗藥浣紗溪』。」
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甫的《絕句三首》詩有「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無浣紗溪,況且梁啟勳所引詩句,其中的「生」「紗」二字尚有異文。因此,梁說僅備參考。
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為平韻體。另有仄韻體,始於南唐後主李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浣溪沙》的格律
浣溪沙詞調有五種格式。
一、正體
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以韓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代表。前段第二句,韋莊詞「孤燈照壁背窗紗」,「孤」字平聲,「照」字仄聲。
後段第二句,歐陽炯詞「園中緩步折花枝」,「緩」字仄聲。第三句,李煜詞「登臨不惜更沾衣」,「登」字平聲,「不」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悉參後詞。至《花草粹編》所載李氏一詞,前段第三句「流水飄香乳燕啼」,歷查唐宋元諸家平韻詞,此句從無第二第六字用仄、第四字用平者,李詞誤填,不可從。
二、變體
變體一,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以唐末五代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為代表。此詞首句不起韻。薛詞別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搖雲鬢佩鳴璫」,正與此同。
變體二,雙調四十四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以五代宋初孫光憲《浣溪沙·風撼芳菲滿院香》為代表。此詞後結作三字三句,唐宋元詞,僅見此作。
變體三,雙調四十六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以五代顧敻《浣溪沙·紅藕香寒翠渚平》為代表。此詞前後結皆三字三句。按《花間集》本,前後兩結仍作七字一句,今從《花草粹編》,以備一體。
變體四,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仄韻;下片三句,兩仄韻。以五代南唐後主李煜《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為代表。此調全押仄韻者,止此一詞,無別首可校。
《浣溪沙》代表作
《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五代·韓偓
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
羅襪況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細更沈檀。
《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五代·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嚬深浦裡,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宋·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南唐·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