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時期,是一個思想開放、文化璀璨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大文豪,而王勃就是其中一個。
王勃石像照
王勃被後人稱為「詩傑」,王勃在短暫的一生當中,寫下了眾多的詩篇。除了《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兩篇人們耳熟能詳的著作之外,還有很多,而王勃詩中《九日》就是其中一首。
《九日》原文是這樣的: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九日》王勃這一首很短的五言絕句,但是卻仍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與讚美。《九日》的大致意思是: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只要是打開家門,到處都可以看見菊花。但是陶淵明也有無可奈何的一天,那就是有一個送酒的人不知道哪裡是陶淵明的住所。
王勃之所以會寫下這一首五言絕句,就是因為王勃感歎自己與陶淵明十分的相似。空有一身的才能,但是卻沒有人可以包容他們,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讓他們發揮才能,報效國家的途徑。最終只能隱居山林,與菊花為伴,最終使得人們再也無法找到他們。
他們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敬仰的對象,特別是對於官場上受到了挫折的人而言,更是他們崇拜的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為官的機會,歸隱山林。而《九日》王勃這一首詩就表明了王勃因仕途不順,受到挫折,最終想要放棄入朝為官的念頭。想要像陶淵明一樣歸隱山林,與品德高尚的菊花為伴。
王勃山中蘊含的情感是什麼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這首五絕《山中》是唐初著名詩人王勃的作品,詩中抒發了作者被廢斥後客居巴蜀的抑鬱心情,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久居異地,渴望早日回鄉的思想感情。
《山中》詩書
詩文大意是,長江滾滾向東,承載著我的悲傷,我在外停留太久,心裡想念著回到萬里之外的家鄉,此時晚秋的冷風猛烈,山上枯黃的樹葉隨風飄落。這首抒情小詩將羈旅之思表達的淋漓盡致。詩人王勃因為一首《鬥雞檄》被貶,遠赴他鄉,客居異地,王勃用寥寥二十個字,巧妙的借景抒情,字裡行間流露著悲慼和苦楚,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意境。
《山中》王勃這首詩首句「長江悲已滯」既雖然寫景,但是濃濃的情愫卻隨景而起,應景生情。次句「萬里念將歸」承接上句,抒發了遠遊思歸的悲苦心境,讓人感同身受。第三句再次寄物抒情,用深秋、寒風和露夜引發讀者的共鳴,令人感傷不已,尾句「山山黃葉飛」以深秋的景象,形象的刻畫了詩人所處的環境,再次渲染了思鄉的形象和心情。整首詩句語言精練,情景交融,深刻而生動的刻畫了一個天涯遊子的悲苦形象,渲染了悲涼的氛圍,襯托出詩人客居他鄉的淒苦心境。
《山中》王勃這首五絕朗朗上口,廣為傳頌,很多文人學者都對它讚許有加,在《增訂評注唐詩正聲》中,顧雲稱讚詩中「況屬」二字「有情」,《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中評論它為「寄興高遠,情景俱足。」
大詩人王勃是哪個朝代的
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已經知道了王勃這一個歷史人物,那麼,王勃是哪個朝代的人呢?
王勃石像照
唐朝是我國的一個鼎盛時期,而在唐宋時期,我國的詩詞可以說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在我國的唐朝時期,出現了數不勝數的著名詩人,而王勃就是其中一個。
王勃出生於公元650年,而唐朝在618年才開始建立。所以,王勃所在的朝代是初唐人士。而王勃也與楊炯、駱賓王以及盧照鄰三人並稱為「初唐四傑」受到很多文人雅士的讚揚。同時,也紛紛土超圍觀,在官場上展示自己的學識。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就是王勃在朝中大臣閻都督的宴席上寫出來的。
一開始,閻都督之是想讓自己的女婿在眾人面前為自己長臉,但是王勃卻因為喝醉了,不懂得人情世故。閻都督看見王勃搶風頭,心中十分不悅。但是在聽完王勃即興寫下的《滕王閣序》之後,連連稱讚王勃乃不世之才。也正式因為如此,使得王勃這一個人被更多的人知曉,並且敬仰王勃的才華。
王勃是哪個朝代的?王勃生於唐朝,可以說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唐朝時期,對於學識文化十分的重視,給及了所有愛好文學的人一個很好的大環境。在加上唐朝統治者對於知識分子有很大的有待,這使得很多人想要通過學習,從而進入官場,發揮自己的才華。王勃雖然懷有大才能,但是卻英年早逝,在其二十六歲的時候,便因溺水而死。
揭秘王勃有幾種死因
關於唐代大詩人王勃有幾種死因的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他前往交趾探望被貶官的父親王福疇,於歸程途中突遭海上風浪,行船被風浪打翻,因而溺水致死。一代奇才王勃年僅二十七歲的生命,就此埋葬於南海的滔滔濁浪之中,空留後世無限惋惜。
亦有說法稱王勃當時落水卻並未死,然而因為沉船而至驚嚇,落下了病根,被人救起後一度纏綿病榻,再加上回京再入仕途無望,未過多久,也便鬱鬱而終。是矣非矣,王勃的具體死因,在今天已無從考證,我們只能從歷史文獻之中推測出一個大概。
據新舊《唐書》記載,導致王勃二度被貶的直接原因,乃是因為其恃才傲物,不通人情世故,而遭同僚嫉妒所致,從這段記述中不難看出,王勃雖有才名,然而為人放浪不羈,缺乏政治手腕,在朝中人緣不佳。就任虢州參軍期間,官奴曹達被殺一事,後人普遍猜測是有人設計陷害王勃,亦或者根本子虛烏有。可是不管怎麼說,這次的禍事,雖遇赦而未令其丟掉性命,但還是直接宣告了王勃仕途的終結,同時也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可憐年邁老父,因兒子犯罪,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飽受困頓之苦。上元三年初夏,王勃風塵僕僕趕到交趾去看望父親,返程途中溺水,從而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王勃有幾種死因,後人不得而知。他的死因,究竟是渡水時遇難不幸而死,還是滿懷愁緒,悲憤自殺,亦無從查考。只能想像,他是懷著滿腔愁憤黯然離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