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人在過去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為了銘記他們不尋常的經歷,抒發心中喜、怒、哀、樂的思想感情,或以奇異的幻想表達某種觀點和期望,因而創造、豐富了自己獨特的文學。布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學,所以文學限於口頭文學。
布朗族的口頭文學豐富多彩,其主要表現形成有神話、故事、詩歌、諺語、謎語等等。這些體裁的作品從各個方面生動地反映了布朗族人民各時代的歷史經歷、思想感情和鬥爭精神。同時,這些作品中充滿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是我國各民族文藝百花園中一支瑰麗的鮮花。
神話
神話是布朗人最原始的口頭創作方式。普遍流傳的有關於開天闢地的神話,例如一則神話說:在那遙遠的古代,沒有天沒有地,到處是一團團黑沉沉的飄蕩不定的雲霧,後來經過一次劇烈的火山爆發,天地才被分開來了。紅河地區布朗族中傳說,神人顧米亞為了尋找造天造地的材料,他到處奔波,最後發現了一條犀牛。顧米亞剝下犀牛皮做成天,剮下犀牛肉做成地,挖出犀牛眼做成星星,把犀牛骨變成石頭,把犀牛血變成江河,把那數不清的毛變成各種花草樹木,又把犀牛的骨髓變成鳥、獸、蟲、魚。用犀牛的腿撐著天,鰲魚托著地,每當鰲魚身體一動,便發生地震。
這類神話似乎很荒誕,但對當時的古人類說來確是很了不起,他們開始朦朧地意識到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構成,從而構思出用犀牛造天地、造江河等充滿浪漫色彩的情節。
有關人祖的神話也不少,著名的有《巖布林戛·伊梯林戛》。
西雙版納布朗人中流傳著許多生動有趣的動物故事。
布朗族人民歷史上曾經與拉祜、哈尼、傣、漢等族人民友好相處,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所以在民間傳說和現實生活中,彼此常以兄弟相稱,賓禮相待。但傣族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土司,卻肆意壓迫布朗族人民。"婻三飄"姑娘的故事,便是對土司壓迫的控訴。
詩歌
布朗族文學的另一種主要形式是詩歌。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在對壓迫者的反抗鬥爭中以及在愛情、悲哀、喜悅等感情生活中,常用洗煉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健康又浪漫的情調吟詠成詩歌,以抒發心懷或表其志。詩歌的種類可分為勞動歌、遷徙歌、祈求歌、愛情歌、反抗歌等等。
諺語和謎語
諺語和謎語是布朗族的另一種文學形式,它富於哲理,形象生動,比喻貼切。例如一則諺語說「嫁漢人要鑄鏵,嫁傣家要撒秧,嫁山區民族要刀耕火種」。「布朗族靠火生活,傣族靠水生活。」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壩區民族與山區民族生產、生活的特點。由於布朗族盛行氏族社會尊老的遺風,因而出現這樣的諺語:「地裡有蟻塚谷子會成長,寨裡有老人人戶才興旺」;有的諺語表述了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學觀,如說:「小伙子漂亮當不了飯吃,姑娘漂亮當不了煙抽」。
有的諺語蘊藏著深邃的哲理,如說:「不走不到,不老不死」,就是強調實踐的重要和事物的規律性;「晴天不忘蓑衣,雨天不忘葫蘆」,是教人看到任何事物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和發展中,不能一成不變地看待問題。
謎語多為物謎,一般都比較形象生動,例如說:「有口井,不在天上,不在地下,四面用石頭圍著它」--嘴;「一間房子,夠睡五個人」--鞋。猜謎的時候,先由甲方念出謎面,接著由乙方猜答謎底。
相關內容: 布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