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具有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其中,布朗彈唱是深受布朗族喜愛的民歌演唱藝術,彈唱內容滲透到布朗族悠久歷史和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勞動歌、禮儀習俗歌、情歌、生活歌
布朗族非常崇拜祖先。首先崇拜的便是古老的氏族「丟瓦麼」(女神)和「丟瓦位」(男神),進入農村公社後,這兩個氏族祖先神轉變為各村社共同崇拜的對象「寨神」。 它管理著全村社
布郎族用傣語叫「京比邁」,是布郎人最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臥
布朗人的婚禮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複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舉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儘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
布朗族舞蹈豐富多姿,幾乎老幼都能會跳舞。舞蹈的稱呼各地不同。西雙版納布朗族稱「跳擺」,保山、臨滄地區的布朗族稱「打歌」,思茅地區的布朗族稱「跳歌」。漢書文獻中統稱
唐宋時期,布朗族就有編織、紡織,染色工藝水平也較高。布朗族婦女織的「青婆羅緞」為瀾滄江兩岸群眾所喜愛。而怒江兩岸的布朗先民用木棉紡織的「桐華布」則以潔白柔軟聞名。
布朗人非常喜愛歌舞,每逢結婚、遷新居、過年過節或勞動之餘,年輕人都愛載歌載舞,興味盎然。布朗山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四調,巴達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
莽莽橫斷山,滔滔瀾滄江,有吾布朗人,世代居其間;森林環寨抱,山溪繞村邊,朝起白霧籠,暮歸彩霞掩,山居干欄屋,陶然布朗家;保山至臨滄,普洱連版納,境外緬老泰,都有族
在偉大祖國的西南邊陲,「滄江怒水」之間的山嶽地帶,有一個歷史悠久、勤勞善良的民族——布朗族。從茫茫的遠古至今,布朗族人民一直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勞作、生息和繁衍
日常主活中的禮儀及禁忌 布朗族的住房有地居式和竹樓兩種,一般分裡屋和外屋兩部分,裡屋為主人的寢室和存放東西處,外人不得進入。西雙版納布朗族住竹樓,登上布朗族的竹樓需
大約於公元前300餘年,在中國雲南西南部興起、而於公元一世紀末期衰亡的哀牢國,是一個神秘的古國。南朝時期范曄撰《後漢書.西南夷列傳》載述哀牢說:「其稱王者七十七人,戶五
這次婚禮之後,新郎新娘並不完全生活在一起。男方回男方家,只有晚上來妻家住宿。農忙時幫助妻家幹活。這樣的生活要持續二三年,如果生了孩子,由妻子扶養。孩子算是母家成員
布朗族祖先崇拜與普洱茶 布朗族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和祖先崇拜。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信徒,進入佛寺持戒、聽經、坐禪時都要敬茶飲茶。瀾滄布朗族崇拜他們的種茶祖先叭巖
布朗族主要的手工業是紡織、染布、竹編。 葛布,是布朗族婦女擅長的一種古老的手工工藝品。收回的野葛籐,刮去外皮,撕成細條,逐節接長,若干股長條編成經線。上機,穿篦。織
布朗人非常喜愛歌舞,每逢結婚、遷新居、過年過節或勞動之餘,年輕人都愛載歌載舞,興味盎然。布朗山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四調,巴達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
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
茶是大自然饋贈勤勞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時時事事離不開茶。千百年的茶緣,布朗人說茶、喫茶、唱茶、用茶……可謂到了及至。布朗族是中國古代「濮人」的後裔
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現象。 成人禮 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
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三天。第一天除夕,家家戶戶大搞衛生,殺豬宰牛,做「厄糯索」,也稱黃粑,是節日期間用來賧佛和饋贈親友的必備禮
布朗族是多神崇拜的民族。在布朗族眼裡,山有山神,寨有寨神,五穀雜糧、金木水火、灶盆鍋碗皆有神,神無處不在,無物沒有。由於多神崇拜,因此布朗人每年都有多次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