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文化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眾多的傳統文化之一,喪葬文化包括了中國道家、儒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而喪葬文化被流傳到中國各地後,被當地人們加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以此就形成了中國各地的喪葬文化都有著不一樣的形式。
東鄉族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花兒」是東鄉族喜歡的歌舞形式。東鄉人的樂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東鄉族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也占重要地位,東鄉「三寶」桃杏、瓜果、大紅棗享譽全國。東鄉族對喪葬很重視,對所有亡者,不分年齡性別,一樣對待。
東鄉族實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當天料理喪事,進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親屬因路遠趕不及當天奔喪的,才破例等候一天。喪葬較節儉,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飾物,不陪葬。東鄉族把裹屍布叫「克凡」(一譯凱凡),屍體叫「埋體」。逝世叫「杜亞依結」,忌說人死,只有動物死了才說死。人逝世後,家族立即商議喪葬之事,推舉年紀大的人主持治喪,並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親友和鄰近鄉里,東鄉語叫作「開連庫和」即「報喪」,告知亡故時間和送葬時間、地點。親友、鄰里聞訊來到亡人家,向家屬表示安慰,叫「他節」。亡人家屬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出散「乜貼」,即為掉念亡人施捨現金。
人逝世後,將「埋體」放在洗屍的「水床」上(即一塊大木板),由亡人的親屬「抓水」(淨屍)。男性亡人由舅舅家來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娘家的人或老年婦女洗。淨屍後,用「克凡」包屍,「克凡」要按一定的規格剪成上、下身幾塊,才能使用。「抓水」後轉「費達也」(一譯「非提也」),這是一種贖罪儀式,送葬前請阿訇、滿拉數十人,為亡人舉行。之後,將亡人放進「塔布」(似匣子)蓋上綠色或白色的繡單,繡單上繡有阿拉伯文《古蘭經》語錄,抬到清真寺站「則那孜」(一譯「之拿節」,即行殯禮)。
其儀式:教長或阿訇站在眾人最前面,虔誠地念祈禱詞,送葬者隨之低首默祈,求真主饒恕和憐憫亡人,讓他(她)的靈魂得以安息。祈禱完畢,亡人家屬要依據經濟能力,向人們散「索得格」(阿拉伯語,意為施捨),即為亡人施捨一些錢財。殯禮畢,由親友、鄰里將屍體抬到墓地安葬。東鄉族人認為,能為亡人送葬是一種宗教懿行。凡送葬者,必須事前大淨、小淨。墓內不放任何陪葬物,不掛遺像,不放花圈,不燒冥錢,不奏哀樂,也不准吹打響器。
墓坑呈長方形,挖掘時先在平地上挖一直坑,然後在直坑的內旁再挖一偏洞,將亡人緩緩地安放在偏洞內,讓他頭北腳南面朝西,後用土坯將偏洞口堵起來,再把直坑填滿土。這時阿訇開始誦念《古蘭經》有關章節,送葬的人們跪坐聆聽。念畢,大家一起接「都哇」,表示替亡人祈禱。至此,葬禮結束。
亡人生前穿過的衣服,一般要施散給貧困者,不能留存在家中。老教教民通常在送葬的當天和葬後七天、四十天、一百天以及週年日,均請阿訇念「亥亭」(《古蘭經》章節)以示紀念。悼念時宰雞或宰羊,炸油香,請親友、鄰里。新教教民則在送葬後四天之內,亡者家中忌生火做飯,須到親友或家伍家裡吃飯。四天後,請阿訇念「亥亭」,並在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和週年時,請阿訇念「亥亭」,以示悼念。
相關內容: 東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