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的軼事典故以及對後世的忠告

列子的軼事典故以及對後世的忠告

列子的軼事典故以及對後世的忠告

故事典故大全

    列子修道九年之後,就能御風而行。《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列子心胸豁達,貧富不移,榮辱不驚。

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以致面黃肌瘦。有人勸鄭國執政的子陽資助列子,以搏個好士之名,於是子陽就派人送他十車糧食,他再三致謝,卻不肯收受實物。妻子埋怨說:「我聽說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樂地生活,我卻常常挨餓。宰相送糧食給你你卻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著對妻子說:「子陽並不真的瞭解我,聽了別人的話才送糧給我。以後也可能聽別人的話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

一年後,鄭國發生變亂,子陽被殺,其黨眾多被株連致死,禦寇得以安然無恙。這樣的列子遺事至今鄭州民間還在流傳,康熙三十二年《鄭州志》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列子貴虛尚玄,修道煉成御風之術,能夠御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游八荒。莊子《逍遙游》中描述列子乘風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他駕風行到哪裡,哪裡就枯木逢春,重現生機。飄然飛行,逍遙自在,其輕鬆自得,令人羨慕。唐玄宗天寶元年(739年)李隆基封其為沖虛真人,其書名為《沖虛真經》。宋徽宗封為「致虛觀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間加封「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故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

「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不逆命,何羨壽?不矜貴,何羨名?不要勢,何羨位?不貪富,何羨貨?」

「五情好惡,四體安危,世事苦樂,古猶今也,人猶我也。人人相猶,損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

「憂苦犯性,逸樂順性,斯實所繫者也。名不可去,亦不可賓。但惡夫守命而累實。守名而累實,將恤危亡而不救,豈徒逸樂憂苦之間哉。」

「天哺育眾生但不能承載萬物,地承載萬物但不能施行教化,聖人施行教化但不能違背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被規定後就不能超越各自的地位。」

「善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盡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測之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故事典故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