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出了很多邊塞詩人,除了盛唐的王昌齡、岑參、高適等知名詩人,大歷才子李益的名字應該也不陌生。李益入仕後很久沒有得到陞遷,於是離開仕途開始四處漫遊。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詩人本來就出生於甘肅這一戰事頻繁地區,早已見多了生死和離別;後來他又來到河北,這又是經常湧現慷慨悲壯之士的地方,所以受此影響,他的作品多寫邊塞風光,表現戍邊戰士的喜怒哀樂。下面分享李益的三首七絕,蒼涼雄渾,寄意深遠,總有一首讓您喜歡。
詩的大意是:在寒山吹起悠揚的笛聲,盼望著春歸,被貶之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襟。傍晚時分,洞庭湖畔停宿了很多大雁,可是還沒等到天亮,它們就急切地北飛。
寒山在徐州東南,一直是淮泗流域的戰略要地,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謫遷江淮時的思歸之情。前二句描寫詩人聽到笛聲後的感受,「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春寒料峭,邊塞上的將士們早已迫不及待,他們吹起羌笛,盼望暖春早點來到,而那些遷客卻倍感鄉愁。
將士們呼喚暖春,不僅是希望欣賞到美麗的春景,更盼望春暖花開後多打勝仗,可以早日回鄉。而詩人則是另一種感受,他想到故園的春天也一定非常美好,家人們更會思念遠方的親人,於是不自覺地開始落淚。
後兩句從側面表現思鄉之情,「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傳說大雁從北到南,經過衡山回雁峰時,就會在那裡棲息過冬,直到來年春天才飛回北方。詩人非常羨慕大雁的自由,與其相比,遷客卻無法北歸。作者委婉地表達出盼望朝廷的大赦,並用一個「盡」字,悲切地抒寫了自己的孤寂之情。
全詩雖然缺少豪邁之氣,但寄喻得體,顯得委婉新穎,作者通過描寫寒山笛聲、以及洞庭湖的群雁夜飛,表現出作者複雜的情思。全文以喚春開始,以大雁北飛結束,顯得極其哀婉,但又蘊含深遠。
詩的大意是:早上醒來就看見滿地榆葉,才知昨夜落了秋霜。號角聲已在城頭響起,一輪明月還掛在天邊。遼闊的邊塞,就連大雁也飛不到盡頭,風中卻又傳來了《小單于》的樂曲,更讓人感到悲慼。
這首詩的每一句都是一個獨立的畫面,而且境界雄渾,首兩句以深秋蕭瑟氛圍烘托角聲,「邊霜昨夜墮關榆,吹角當城漢月孤。」深秋時節,邊關響起了曉角聲,不僅非常嘹亮,而且具有穿透性,更顯出邊塞的空曠與遼遠。
而落葉、孤月等意象,又從視覺感受出發,令人感到直觀和淒涼。也許在平常人眼裡,「墮關榆、漢月孤」,不過是平凡景象,可是景語都是情語,詩人卻只感受到孤寂和悲涼。
後兩句繼續強化這種感受,「無限塞鴻飛不度,秋風捲入小單于。」詩人抬頭看見空中大雁飛過,立刻就浮想聯翩,既感慨廣漠荒涼、飛鳥難渡,又覺得故鄉遙遠、歸期不定,讓人頓生愁情。
此時詩人的耳邊不僅響徹著號角聲,而且秋風送曲,如此淒涼場景,一首古樂曲更顯悲切,折射出徵人的窘迫處境和孤寂心情。詩人目迎神往、馳騁奇思,並用誇張的筆墨,步步深入地展現出角聲的悲亢,樂曲的淒涼,大雁尚且不忍停留,詩人又何以平靜?
詩的大意是:大雁正飛行在破訥沙之上空,得勝的將士們也剛從在鷿鵜泉歸來。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戰士的盔甲如銀鱗一般寒光閃閃,沙礫與霜華也閃爍光芒,更顯鮮明奪目。
唐憲宗執政初期,邊關經常受到侵犯,這首詩就概括了將士們奮勇抗敵的恢宏場面。前兩句介紹得勝歸來,「破訥沙頭雁正飛,鷿鵜泉上戰初歸。」破訥沙是一片遼闊的沙漠,鷿鵜泉是一泓清澈的泉水,將士們從那裡凱旋歸來。
作者先寫大雁驚飛而起,說明那裡曾戰事激烈,雖然沒有看見兵戈相向的戰鬥場面,卻有先聲奪人的效果。「雁正飛」三字,措辭鏗鏘,彰顯了得勝者的氣勢。
後兩句展現出極其壯觀的場景,「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詩人描繪了紅日東昇、鎧甲閃亮的畫面,令人想起李賀的名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不過李賀展現的是一種非常緊張的形勢,而李益則表現出獲勝後極其輕鬆的氣氛。
「生鐵衣」三字,彷彿是因為戰士的歸來,使沙原增色,而整個沙漠發出的耀眼光芒,都得益於他們的甲冑之光。其實盔甲是無法發光,只能發射光芒。詩人採用誇張和想像的手法,令人更覺新奇,也凸顯出將士們的光輝形象。
相關內容: 李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