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字璱人,號定盦,是清朝時期思想家、文學家,也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他的詩作多為詠懷和諷喻之作。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龔自珍所作的《夢中作四截句十月十三日夜也》吧。
「黃金華發兩飄蕭,
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紅簾底月,
四廂花影怒如潮!」
清朝龔自珍《夢中作四截句十月十三日夜也》
海棠之美,不輸桃李梅杏。這種長在山野中的名貴花木,自唐朝開始起,從邊境四川,天府之國,移種到長安,其富麗嬌俏,別具一格。
海棠是一種花葉並存的春天的花木。但是它的花態之美,是因為它的花序像傘,而花梗纖長,可以達到2~3厘米。也就是說一簇花,有綠葉扶持,又有長短叢生的花朵,當花頭盛開的時候,繁麗清新,團團簇簇,不勝華美。
而其中更有一種名貴的花木叫做西府海棠,花朵密集肥嫩,花柄柔韌。無論是海棠花打苞,還是怒放,都有一種繁花重蕊壓纖梗,垂垂花頸自低頭的美。無風都有一種低頭的嬌羞,如果是微風吹過,那簡直是風情無限。
正是這種植物高度的擬人,頗有情致,所以在唐宋,吟詠海棠花的特別多。在唐朝。在海棠樹下宴飲,是春天的一大樂事。因為抬頭就可以看見海棠花彷彿低頭的笑。
「青娥紅臉笑相迎,又向海棠花下飲。」一杯酒裡,照應著頭頂上的垂垂海棠,那是立體的春的空間。這個比櫻花要美,因為海棠花韌力十足,邊開邊落,雖然是櫻花的一種特殊的美,但是唐朝人的審美肯定比較雄壯,他們要的就是海棠春雨,海棠微風,在春雨和微風中,依然有明麗的花朵,照應唐朝的春天。
那麼到了宋朝之後,海棠花的欣賞達到了一個高峰。幾乎凡有庭院的地方都會種海棠。這就形成了海棠花,各種各樣的欣賞方式。在雨中看,一枝海棠春帶雨,比素淨的梨花更加的嬌艷。在風中看,海棠花枝搖曳,如同美人臨風。在夜晚看,「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用海棠比作嬌羞的春天美人,已經是賞花人的共識。
由此衍生和附會出了楊貴妃如海棠春睡,或者海棠如貴妃醉的富貴典故。可以說宋朝是海棠花詩詠的爆棚期。但是每個朝代和每個時期的審美是不一樣的。作為花比人,或人比花,在宋朝,海棠被氾濫了。當然我也說過,這個中間衍生出了一些很不好的審美。
比如說海棠花,是有一種天然垂垂搖曳的嬌美,但從植物學上來看,這是一種花木在自然競爭中形成的獨特的美,但肯定是健康的。因為這種花團錦簇的顏色,會吸引蜜蜂和蝴蝶前來授粉。而海棠花並不是嬌氣的花朵,在春天的倒春寒中,她依然能夠保持健康耐寒的狀態。有許多同時期的花朵,是不耐風吹雨打的。
李清照非常喜歡海棠花,但是過分的將自己的情緒帶入化了。實際上海棠花是耐風雨的。如果實在是不耐風雨,那也是因為它們的花期已過,等待著生命的又一個輪迴,就是結果。我們有一種熟悉的比蘋果小而脆甜的果實,叫做海紅果,就是西湖海棠所結的果子。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說的是海棠花謝綠葉婆娑。這有什麼不好呢?開花的時節過了,海棠的任務是要培養果實。當然在李清照的眼中,願望海棠花,永遠的開放,那是不夠客觀和現實的。
雖然宋朝有很多吟詠海棠的名句,但是都不夠大氣,也許只是因為他們到處都種植,沉醉在海棠花的細膩的姿態上,這的確是海棠花比其它的花更加親民,容易和人心靈互動的原因。但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沒有遠距離的看過海棠?有沒有很客觀地看到這種花樹最美的姿態?
誰都比不上清朝龔自珍的海棠。一掃前朝的香軟和油膩。
1827年,35歲的龔自珍,五次落地科考,但好在,他讀書廣博,文風蔚然,很早就以舉人的身份進入清朝的國史館。但他絕對不是一個書獃子,而是胸有大志,心懷天下的人。但是我們所知道,清朝的科舉制度不是用來選拔人才的,大量的漢族文士被排擠在外,但是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科舉入仕是一塊敲門磚。包括龔自珍,千萬的漢人都在苦苦期待。
龔自珍喜歡海棠花,這首詩並非是寫在春天,而是寫在秋天。在心情壓抑的時候,他做了一個夢。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在現實中,錢和青春都漸漸隨風而去,但好在在夢裡,6歲到9歲之間,那種天真愛好自然的童心並沒有泯滅啊!
「叱起海紅簾底月,四廂花影怒如潮。」我在夢中,看到了海棠花,和遲遲沒有升上來的月亮,於是我大喊月亮你快出來吧,你快點出來吧,於是我看到了滿院子的海棠花隨風而動,像潮水一樣的搖曳,應和著我的心聲。
龔自珍絕對是看過海棠花的,而且他也絕對看過如潮的海棠。但是這種平常留心到眼睛和心底的美麗的植物,卻在夢中來了一次大爆發,他夢見自己喚起月亮,喚起了海棠花潮,是一種快樂和澎湃,一種壯麗和釋放。
其實這也正是海棠花最美的樣子。我們平常為很多別人所設定的暗示來看待事物。包括海棠,一定要嬌羞,一定是形容女孩子,一定是弱不禁風,一定是所謂的風情和曖昧。但是龔自珍以自然之眼看待海棠,以夢來解脫壓抑。海棠就是這麼的壯美,就是這麼的自由自在呀。
春分時節24番花信風的花首,就是美麗的海棠花。你一定見過海棠的美,但你見過海棠的壯美沒有?那才是真正的海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