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李清照的《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李清照的《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古代典籍

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臨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這首詞作於建炎三年(1129 )初春,是胡馬飲河、宋室南渡的第三個年頭。李清照的這首《臨江仙》詞,不單是她個人的悲歎而且道出了成千上萬想恢復中原人的心情。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這首詞開頭兩句是說,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層深,雲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

起韻首句用歐陽修《蝶戀花》詞首韻「庭院深深深幾許」全句,連疊三個「深」字,是比興之作。其時,主和、逃竄、投降,是高宗的三個步驟、權奸當道,天羅地網,無人敢言兵,愛國志士,只有忍氣吞聲,深藏不出。詞人借用歐陽文忠公三個「深」字,是隱喻,是史筆。首韻的第二句「雲窗霧閣常扃」,再加強「深」的意境,「常扃」與陶淵明《歸去來辭》「門雖設而常關」同一機杼,孤寂之心,憂憤之情,躍然紙上。

「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上片後三句是說,騁目四望,只見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來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圍,樹木漸綠,宣告春天已經歸來,但我卻無家可歸,看來要老死建康城了。

「柳梢梅萼漸分明」,寫景如畫,不設色,淡墨勾線,著一「漸」字,為下文結拍點睛之筆「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鋪敘,合時、地而成境界。「春歸」,時間概念;「秣陵樹」空間概念。意謂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來臨了;「人老」,「老」字,時間概念,「建康城」空間概念,痛北人將老死南方,結合時空創造出悲痛欲絕的境界。上片純用「引古」、「比興」的手法 ,結構嚴密,轉換排奡,波瀾起伏,不是大手筆是不能做到的。

上片以「境界」勝,下片則直抒胸臆,以言情勝。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下片前兩句是說,憶往昔多少回吟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麼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麼事也做不成了!

今昔對比,無限感喟。建炎之初李清照寫了許多語悲意明的政治詩,希望朝廷以社稷蒼生為重,誰知中原恢復大業竟至蹉跎。詞人面對著南渡偏安的悲劇,既傷北宋之亡,又痛平生所業盡付東流,百感交集。

「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結尾三句是說,還有誰會憐憫你的憔悴與衰敗?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好,都沒有這份心情了。

此時宗澤已憂憤而卒,李綱也被擠罷官,誰來收拾這破碎的山河呢?全詞煞拍「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以實寫結。元宵在北宋是萬民同樂的燈節,試燈,是北宋官民預賞燈節之俗,今則「試燈無意思」;李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頭城,北望中原,而今大勢已去,恢復無望,而金兵的氣焰日益囂張。煞拍寫的是殘酷的現實,令人掩卷唏噓。

這首《臨江仙》的內容,不是閨情,而是史詩。南渡以後,清照的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鬱。南宋奸人橫暴,文網極密,文士的處境,其身危,其心苦,不得不用比興深微,曲折含蓄的筆法,來寄托故國之思,這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使得李清照詞的風格趨向曲折深隱。南宋辛棄疾、陸游、劉辰翁等愛國詞人都同其詞風,這是時代環境使然。

,不獨與原作之沉鬱渾厚不可同日而語,結拍語盡意盡,勉強湊合,尤為詞家大忌。

相關內容: 情感李清照李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