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就有三首特別著名的詠蟬詩,被稱為「詠蟬三絕」,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虞世南的《蟬》吧。
夏季最活躍的動物莫過於蟬,炎炎夏日的午後總會傳來幾處蟬聲,嚶嚶不停,擾人午休。但若聽不到蟬聲又會覺得少了夏天的感覺,蟬對我們而言實在是既煩人又不捨。
蟬,雅名蜩,俗稱「知了」,在夏、秋季鳴叫,聲音響亮,吸樹汁為食。它本是一種昆蟲,但由於它常居高枝,古人誤以為是靠餐風飲露為生;又因它體態嬌美,聲音連續悠揚,於是人們發揮想像,賦予了它優良的品質。詩人常把它作為高潔的象徵,並往往托物言志,寄寓自己高潔的情懷。
「詠蟬三絕」,一首是虞世南的《蟬》,一首是駱賓王的《在獄詠蟬》,還有一首是李商隱的《蟬》。這三首詩都是托物言志,但寫作風格迥異。清人施樸華在《峴傭說詩》中就認為這三首詩中,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是在借「蟬」來訴苦的,李商隱的《蟬》則是借「蟬」來發牢騷的,只有虞世南的《蟬》思想性最高,借蟬表現一種清正剛直的品質,塑造了「君子之蟬」的高大形象。
《蟬》
【唐代】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據說,虞世南這首《蟬》來歷很不簡單,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李世民宴請眾多大臣,席間突然詩興大發,讓手下的大臣,每人寫一首詩,當時的虞世南想都沒有想,看到窗外樹上的蟬,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作品,而當李世民讀到這首詩時,都連連讚歎不已。
這首詩的作者虞世南,字伯施,初唐時期政治家、書法家、詩人。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虞世南是歷經南朝陳、隋、唐三朝的傳奇人物,被唐太宗譽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古代關於詠蟬的文學作品很多,但是最早把蟬作為寄托心志的歌詠對象的,應當數這首詩。古人喜歡詠物,唐朝詩人也將詠物詩推向一個頂峰,技法純熟、氣象萬千。虞世南的《蟬》,無論從創作時間還是藝術水平來說,都可以稱作大唐的第一詠蟬詩了。
首句「垂緌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纓」指代達官貴人。顯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蟬的形象中了。這「貴(人)」與「清(客)」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句的「清」無須借「貴」做反鋪墊,用筆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出秋蟬鳴聲的遠揚。「流響」,指蟬的鳴叫聲,著一「流」字,便寫盡蟬鳴的流利婉轉,悅耳動聽。梧桐本為高樹,因秋深葉落,枝幹更見挺拔峭立,「疏桐」二字且與後面的「秋風」相應,在蟬鳴與梧桐之間,詩人巧妙地用一「出」字,將兩者聯繫起來。這個出字妙在兩點:一是點出秋蟬所依的是高桐,居高所在;二是生動地表現了蟬鳴聲的響亮遠揚。更為下面兩句詩作好了鋪墊,帶動了全詩。
第三、四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則是在前兩句的描述基礎上來發出詩人自己的議論,為什麼蟬聲如此高遠,不是因為有秋風的傳送,而是因為蟬把自己放在了高潔之處。在這裡,詩人發出這樣的議論,也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人應該加強自我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品行,聲名自然會遠揚,而不是依靠權勢地位來襯托拔高自己,應「飲清露」、「居高」而致遠。
這首詩實際是借詠蟬以自詠,是詩人自身人格的生動寫照。詩人用蟬低垂著嘴巴吸食晶瑩露珠,以喻自己專注攻讀典籍,從中汲取養分以加強自身修養;又借蟬清亮婉轉叫聲從梧桐枝葉間傳出,以喻自己言行高尚;三、四句則借蟬棲身高雅,芳聲遠播,以喻自己其所以受人推崇,並非是由於他人的阿諛吹捧,而是立身淨潔、注重道德修養所致。
這首詩將描寫和議論融為一體,把自然之景和詩人主觀之情冶於一爐,所選題材雖小,其思想卻蘊藉深沉,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關內容: 虞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