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字退之,唐代傑出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世尊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又與歐陽修、蘇軾四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見其名譽甚廣,對後世影響極深。
韓愈雕塑
韓愈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輩皆在朝為官或是擔任地方官,韓愈的父親韓仲卿,官拜秘書郎,在韓愈三歲時早逝,留韓愈一人,孤苦無依,由其兄長韓會撫養成人。韓愈自幼懂事,勤勉刻苦,無需他人嘉許勉勵,七歲便言出成文,十三歲時便能寫作極具風采的文章。
未及韓愈成年,其兄長韓會便離世,韓愈隨同寡嫂鄭氏為躲避宣城戰亂,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十九歲定居於京師長安,韓愈文風受到大家影響,慢慢趨於主流。唐代文人好推崇古風,效仿楊雄、董仲舒等人的著述風格,以文義深奧著稱的孤獨及、梁肅的文章極受世人推崇。韓愈遂與孤獨及、梁肅交往,悉心鑽研其文筆,獲悉文中思路,望自己能突破其文章影響,在這一代文人中嶄露頭角。
《舊廣東通志》中稱韓愈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所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其代表作品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韓愈的詩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譽的韓愈,其作品繼承了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因而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畫像
韓愈與柳宗元共同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朝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愈的詩力求新奇,極重氣勢,富有獨創能力,以文為詩也成為了韓詩又一亮點,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能力,擴大了詩的情感領域,糾正了大歷年以來的平庸詩風。
在韓愈的眾多詩作中,以長篇古詩為主,其表達的主要內容大都為揭露現實矛盾、表現個人失意的佳作,如《歸彭城》、《齪齪》、《縣齋有懷》等,這類文章行文平實順暢,以寫實為主。還有一部分的詩作文風大為不同,以清新、富於神韻的特點為主,近似盛唐時期的詩風,如《晚雨》、《盆池五首》,最為著名的就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雖然韓愈在揭露現實矛盾與追求神韻的詩作風格上極有建樹,但真正能代表其詩文成就的則是那些以雄大氣勢見長和怪奇意象的詩作,這可能與韓愈本人的性格特徵有關,韓愈天生就有一種雄強豪放的資質,性格中充溢著對新鮮奇異、雄奇壯美之事物、景物、情感的追求,並且他一再提倡的「養氣」之說,更使他在提高自我的修養的同時增添了一股敢作敢為、睥睨萬物的氣概,發而為詩,便是氣豪勢猛,聲宏調激,宛如江河破堤,一瀉千里。
早春 韓愈
《早春》全稱為《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韓愈遭在其五十六歲時所寫,詩中溫潤的語句一改韓愈前期作品中「發言真率,無所畏避」的風格,可見韓愈在其中年時期仕途前景較好。
韓愈塑像
《早春》在韓愈眾多作品中尤為出挑,儘管措辭甚為平淡,但就如韓愈所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他的平淡之語實則飽含深意。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後的景色。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後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這一句是全篇中的絕妙佳句。
「最是一年春好處,決勝煙柳滿皇都。」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歎,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勝,別出心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令人稱讚,後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晚春韓愈
《晚春》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描寫晚春之景無半點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傷感之情,卻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現出萬紫千紅的生機畫面。
韓愈塑像
從韓愈生平為人來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的奇險詩派的開山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此處或並非存心托諷,而是觀楊花飛舞而忽有所感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裡,韓愈體物入微,發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文人晚春遲暮之感,募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寥寥幾筆,向世人展現了滿目春光,令人耳目一新。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有情有趣,草樹知春將不久而歸,百花爭艷,各呈芳菲,運用擬人手法,揉花與人於一體,將人的惜春之情附加於草木之上。「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湊熱鬧的還有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像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堪稱平中翻新,頗富奇趣。
春雪韓愈
《春雪》是唐代詩人韓愈七言絕句之作,出自《全唐詩》,詩詞構思新穎,聯想奇特,令讀者深感妙趣橫生。
《春雪》配圖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為元和十年,韓愈在朝中擔任史館修撰,知制誥一職,身處北方,思念春雪早至的南方,便將自己的盼春之情付諸筆端。或許對於北方人來說,正值春節,無處尋花的現象是正常的,但對於遊歷過嶺南春色的韓愈而言,這真是一件憾事,感歎北方春色晚至,直至二月才有草芽拔尖而出,甚為惋惜。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首句寫人們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驚」字最宜玩味,它寫出了人們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萌芽而新奇、驚訝、欣喜的神情,十分傳神。詩句表達了這樣一種感情: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三、四句表面是說有雪無花,實際是說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樹飛花作春色。這實際是詩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還沒有春色時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初春小雨 韓愈
《初春小雨》又名《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作者韓愈,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初春小雨》插圖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第一句寫初春的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十分準確地寫出了它的特點,遣詞用句十分優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後的景色。以遠看似青,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後的朦朧景象。可與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詩中的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讚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歎,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勝,別出新意。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相關內容: 韓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