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頤出生。天聖二年(1024年),周敦頤8歲,其父病逝三年後,與同母異父之兄盧敦文隨母投靠衡州(今衡陽)舅父、龍圖閣學士鄭向,因他聰慧仁孝,深得鄭向喜愛,又酷愛白蓮,鄭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鳳凰山下(今衡陽市二中)構亭植蓮,周敦頤負笈其間參經悟道。盛夏之夜,蓮花怒放,香氣襲人,美不勝收。鄭家故宅後改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華大學附一醫院處)。
1037年鄭向調任兩浙轉運使,周敦頤離開衡陽隨舅遷潤州丹徒縣(今鎮江市丹徒區)。慶歷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親大理寺臣程珦在南安(今江西省大余縣南安鎮)認識了周敦頤,見他「氣貌非常人」,與之交談,更知其「為學知道」,同他結為朋友,隨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南安拜其為師受業。慶歷4年冬,移郴之桂陽令(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
周敦頤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到任時,當本地人得知他就是當年在分寧做官時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頤,就高興地說:「是能辨分寧獄者,吾屬得所訴矣。」(選自《宋史·道學一》本傳)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捨,簽書署合州判官,共計五年。嘉祐六年(1061年),遷國子監博士,通判虔州。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
熙寧元年(1068年),轉虞部郎中,擢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次年移知南康軍。熙寧五年(1072年),定居於江西廬山濂溪書堂,熙寧六年(1073年)六月中,病死於此,終年57歲。史籍可見,《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傳第一百八十六》相關內容: 周敦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