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簡介: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階段學說的思想家

列子簡介: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階段學說的思想家

列子簡介: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階段學說的思想家

歷史名人簡介

列子,東周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列子學,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階段學說,關於宇宙和天體的學說都早於西方,是位了不起的學者。

列子畫像

列子生性隨意,不愛慕虛榮,悠然自得,專心研究學問,在先秦諸子中擁有很高的地位,也是最豁達的人。列子有眾多弟子,很多都常年伴其左右,聽其傳道授業解惑也,列子學派在戰國後期影響很大。列子更是老子和莊子的過度階段,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列子的代表作是《列子》,今存於世的有天瑞、仲尼、力命、黃帝、湯問、說符、楊朱、周穆王八篇,其餘篇章已失傳。留下的篇章中有許多寓言故事被廣為流傳,意味深長,成為哲理,用以教育人們的言行舉止。《列子》一書是先秦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記錄了許多當時背景下的風土人情、人物文化、地域特徵等,是研究歷史的優秀作品。

列子的個人思想包括:貴虛、以道為本、齊物為一、體道合真、無心之境、力命。他的思想大部分是精神層面的,而且強調養生。將道視為生命的本體,用以獲得心靈的自由,使人的心身都到達一個高度。對萬物所處的狀態,歸結於萬物自身,對不能解釋的現象歸結於命。其道學的思想影響了後世,封建帝王對他的思想也很重視,在唐玄宗時期被封為「沖虛真人」,所著的《列子》一書,也留下深遠影響。

列子資料

列子,戰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主張清靜無為,思想本源是黃老思想。生活貧困,但修為很高,將萬物的產生歸結於無形。

列子圖

《列子》,相傳原著作者是列子,共二十篇,現存的《列子》一書據研究不是真跡,而是東晉張湛編著,並加了註解。該書分為八篇,分別是《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其餘篇章已流失。留下的每篇都有很多具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教會人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唐朝將《列子》命名為《沖虛真經》,列子本人則被封為沖虛真人。《列子》是道教的經典,其文風和《莊子》相似,都含有多個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其中很所多描繪仙界奇景和神人靈異故事,這樣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為主張修道成仙的道教提供了素材。其中《列子‧說符》、《列子·湯問》、《列子‧皇帝》等,教人們做事要持之以恆、把握規律,教人們勤學苦練,積極向上等,其思想影響到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實《列子》版本有很多種,《列子》的成書過程大概有三個階段:一是列子和列子門徒根據列子行為和言論所著。二是漢代而成《漢書.藝文志》。三是張湛根據資料,整理殘卷所著。並依照《漢書.藝文志》,編撰成如今的《列子》,裡面可以看出很多魏晉文筆和思想。

列子是什麼家

列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除老子、莊子外,道家的又一代表人物。道家是在先秦時期創立的,道家思想始於老子,他收集先人的智慧,通過不斷探索,總結並逐步形成了「無為」等相關的道家理論,標誌著道家學派的初步形成。

列子雕像

這些思想對我國的哲學、宗教、科學、技術、文學等產生深遠的影響。道家的代表人物還有黃帝、太公、關尹子、文子、列子、管子等等,他們以「道」為核心,主張道法自然,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是道家思想形成的標誌,其他道家著作還有《老子》、《莊子》、《黃帝內經》、《列子》、《管子》、《關尹子》、《呂氏春秋》等。除上述幾個外,道家的著作多到數不勝數,還有很多經典之作,為我國道家文化的精髓。

道家以道為本原,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因每個時期對「道」理解的不同,在幾千年的發展史上,又分為很多學派,每個學派都是根據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產生的,都有獨特的風格與特點。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學派多達37家,著作有上千本,但在秦國和漢代時遭到破壞,很多已消失。道家現存學派有:老莊之學、黃老之學、楊朱之學、道教之學、新道家等,雖然它們都是從老子拓展出來的,但各有特色,不可混談。

列子的作品

列子著有《列子》,在漢代道教出現後又命名為《沖虛真經》,是道家學派的智慧之書,列子本人在唐太宗時被封為「沖虛真人」。這本書發揚的是道家的黃老思想,能開啟人的心智,給人予啟示和智慧。

列子書

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有寓言故事、哲理散文、神話故事等,現存只有八篇。但在成書之初有二十篇,十萬多字,這八篇是漢人收集資料而編的,其他部分已經在歷史長河中流失。這八篇分別是: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

列子的作品多宣揚黃老思想,他隱居在鄭國四十年,用盡一生完成《列子》一書。在這期間,列子在鄭國的這幾十年,不出名,不世俗,致使很多人都不知列子為何人。所以關於列子的事跡並不多,他也如神一般的存在,在《莊子》一書中,記載了很多關於列子的傳說。

《列子》書中有很多教育人、傳道理的作品,如列子學射、紀昌學射、薛譚學謳這三則故事,就是告誡人們做事情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可只知皮毛,要學無止境。愚公移山告誡我們要有毅力、有恆心,不要半途而廢。遇見困難要迎難而上,要克服它,不要只是逃避。還有歧路亡羊、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誇父追日等,都蘊含了大道理,是應該被人們所珍惜的精神財富,也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