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盡棄成語出處】
《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釋義:
功:功勞;盡:完全;棄:丟失。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前功盡棄歷史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日益強盛。秦昭王見楚王無道,國力衰微,有機可乘,立即命大將白起攻打楚國。不久,楚國京城陷落,接著白起又在山西上黨地區的長平大敗趙軍。秦軍軍威大振。
長平之戰後,白起又率得勝之師,移兵魏國,將魏國京城大梁鐵桶般地圍了起來。魏國朝野一片驚慌,不知如何是好。魏王召見蘇厲向他請教。
蘇厲說:「秦國早就有滅掉六國的打算,事情很難辦。不過,我願意去見周天子,也許周天子能阻止秦國繼續用兵。」魏王聽了蘇厲的話,心中升起一線希望。
蘇厲馬不停蹄地趕到周天子住的洛邑,對周赧王說:「白起善於用兵,秦昭王派白起攻佔了楚國,又連敗趙國、韓國,目前又將魏國京城大梁圍住。如果大王您再不制止,只怕周朝的天下有傾覆的危險。」
周赧王覺得蘇厲說得挺對,就派人對白起說:「如今將軍已經立下了大功,應當馬上托病退兵,急流勇退,不然一旦戰敗,就前功盡棄了。」
白起根本不把周朝使者的話當回事,仍然對魏國發動猛烈的進攻,結果大獲全勝。
可是,白起雖然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秦昭王后來卻聽信讒言,不僅罷了白起的官,還逼迫他自殺。白起果然是前功盡棄。
相關內容: 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