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文學 畬族的小說歌文化有什麼特點

畬族文學 畬族的小說歌文化有什麼特點

畬族文學 畬族的小說歌文化有什麼特點

西遊記

源遠流長的畬族小說歌文化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畬族文化中的小說歌就是最真實的寫照。雖然畬族小說歌只是手抄唱本,但豐富的內容,卻貫穿了畬族歷史的發展進程。畬族小說歌是對壓迫與苦難的深切痛訴,以及對生活的窘迫。那麼,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源遠流長的畬族小說歌文化吧。

發源於福建省霞浦縣侯南鎮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畬族人口最為密集和文化積澱最為豐富的區域,堪稱閩東第一村。最初畬族歌手將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改編為山歌口頭唱本和手抄唱本,後逐漸在流傳的英雄人物事跡的基礎上,結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語言特點創作了一些作品,如《高皇歌》、《歷期歌》、《鍾良弼》、《白蛇傳》、《十賢歌》、《鍾景祺》、《藍佃玉》等,於是形成小說歌。

小說歌作為長篇故事歌,是畬族民眾創造的文學樣式和文化載體。歷史上,白露坑村曾出現鍾學吉、雷德朵、鍾學算等傑出歌手,清末民初是小說歌的全盛階段。

畬族素有盤歌、對歌的傳統習俗,這種以歌代說、以歌當哭、以歌傳情、以歌達意,貫通整個生活的行為,霞浦畬民貼切地稱之為歌言。

小說歌是一種長篇故事歌。題材和內容大都取材於我國民間流傳的戲曲、曲藝中的故事,與畬族的日常雜歌有別。其基本特點是:敘事性強,有故事情節;有嚴謹的結構章法;運用多種技法對人物形象進行藝術加工;每篇由眾多的單首組成,單首的結構為四行,每行七字,類似漢語格律詩的七絕,最短小說歌也有幾十首;作者的署名被巧妙地隱藏在歌尾。

另外,小說歌除了由畬族民間歌手根據漢族章回小說或話本改編的《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外,還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和結合畬族的生活特點、心理素質重新進行藝術創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語言明快,音韻和諧,不用典故,也不用誇張和粉飾,融敘事、詠物、抒情為一體,樸實真切。

歌言是畬族人民的口頭文學,是畬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畬族只有語言並無文字,常借漢字把畬語音韻記入手抄歌本。舊社會,畬民受教育機會不多,便把學歌、唱歌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生活,也每每嚮往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歌手。所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民歌的普及率較高,常以歌代言,溝通情感,以歌論事,揚善抑惡,以歌傳知,斗睿鬥智,形成一套上山勞動、接待來客、婚喪喜事的對歌習俗。

最初的歌言形式單一,內容簡約,多為一事一議,沒有故事情節,有感而發;對日常勞動和生活起居即興言唱,相對較短,無法對畬族歷史和重要人物進行刻劃和頌揚;加上當時漢族戲劇和話本小說的興盛,與畬族的山野文學形成鮮明的反差,這種心理自卑不斷激發和促使畬族文化人盡快擺脫文化貧困的窘迫,小說歌便由此從文學創作的突圍中萌發苞芽,迅速生長。

小說歌的發源地在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它誕生於清朝;是最初由畬族歌手中一些能識字、懂漢族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的人,將其改編成詩歌體口頭唱本和手抄唱本,並結合本民族語言特點,進行再創作的民間文學。

清代以前,由於畬族大多居住在窮鄉僻壤的地方,信息閉塞,文化傳播與娛樂幾近空白,受統治者的壓迫和歧視的畬民,缺乏對苦難生活的傾訴和有效表達,便利用原始歌言,淋漓盡致地抒發感懷,傾瀉心中的鬱悶。

小說歌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畬族文學的蒼白,有力的擴充了畬歌的發展空間,完整地再現了畬族歌言的優勢,有效地解決了畬族記史言志和抒發複雜心理的需求。因此,小說歌才成為畬族文化最豐富最完美的載體,一部完整的小說歌集,就是一部畬族的歷史。

相關內容: 畬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西遊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