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想必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白居易家境優越,又有幾分才華,入世做官乃是小菜一碟。其實不然。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氣,全靠他自己打拼出來的。可能他個人並不在乎那些名利之物,可如果想要為民服務,替老百姓著想的話,就必須要做官。做官的第一步就是應舉。
白居易應舉倒是參與了多次,可是就是不容易成功。並不是說他文章寫的不好,也不是說他在考場上發揮的不好,而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白居易第一次應舉,是在十幾歲的一年。那時候朝廷黨派鬥爭激烈,白居易祖父身居高位,也時常受到黨派鬥爭的波及。那年的主考官恰巧是白居易祖父死對頭的學生。因而在那年的應舉中,白居易的文章被主考官以文筆不通的理由給刷了下來。
第二次白居易應舉是在他的祖父辭官歸鄉之後。當時出了考場,白居易和同伴們都有自信通過,壞就壞在白居易那天的運氣不太好。那天一群人去了酒樓,點了幾十罈子酒,準備來個不醉不歸。無奈白居易詩興大發,在酒樓柱子上用酒水作了了一首曖昧不明的詩歌,正好被常服出巡的皇帝撞見。皇帝多疑,以為白居易有造反的心理。第二天榜文就下來了,白居易無疑又失敗了。
可以這樣說,白居易應舉之路坎坷不明,處處充滿艱辛。而最終他還是成功了,尤其是在後來,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白居易隱居在官場的原因分析
唐代詩人白居易年紀輕輕就聲名遠揚,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使得一代名家顧況對他讚賞有加,那時的白居易還沒有踏入官場,但是接觸到的都是高官顯貴,隨後白居易參加科考入仕,少年成名,當時的仕途還算順利。
直言不諱的詩人沒有意識到官場的黑暗,屢次諫言不被採納的他逐漸失望,後來的貶黜更讓他心中苦悶,以寫實詩諷喻當權者的腐敗激起了統治者的不滿,雖有滿腹才華和一腔熱血,始終不得志,自請外放。
即使對官場失望,白居易也沒有輕易辭官,還抱有一絲幻想,自請外放的地點選擇在蘇杭一帶,盡心盡力為民做主,獲得了老百姓的稱讚。之後白居易隱居在官場,一邊掛職,一邊與友人賞景詠詩,此時的官場腐敗現象嚴重,詩人已逐漸失去興趣,之後白居易在洛陽生活了十幾年,被稱為「神都」的洛陽地位不亞於長安,是名人雅士聚集之地,老年白居易隱居在此,後期大多數詩作均在此產生,多表達了對民間疾苦的關注,對於官場已經徹底失望,無心牽掛。
白居易隱居在官場還表現在即使被調回長安後,對加官進爵也失去興趣,一心為民謀劃,時時刻刻想著百姓,在老年時期還四處遊走募捐,幫助百姓疏通龍門八節險灘,這樣的好官能不受百姓愛戴嗎?今天的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前往瞻仰的洛陽人絡繹不絕,人們紀念這位詩人高貴的品格,稱頌他的為官清廉。
顧況戲白居易是怎麼回事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他開創的新樂府派詩歌,一直被後世之人流傳。在很多人看來,白居易憑著幾首較好的詩歌就出了名,實在算不上有實力。其實不然。每個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總有人要付出超過這美麗十倍甚至於百倍的努力。白居易就是這樣的人。有個顧況戲白居易的故事就能說明這一點。
白居易早年求學時,聽聞京城裡面才子眾多,他就風塵僕僕的趕到了京城,經常寫一些詩作去拿給有名氣的詩人評價。這樣的話,白居易就知道自己創作的缺點和不足在什麼地方,以便下次寫作的時候修改。這樣的方法的確很管用,一方面是由於白居易天資聰穎,別人指出來的不足他很容易就能領會。另一方面,他本身的作品也很好,經常會令一些有名氣的詩人們讚歎不已。
某一天,白居易拿著新寫的詩去請教京城中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顧況。顧況當時並不怎麼瞧得起白居易,因為在顧況看來,白居易只是有點文采的落魄詩人,肯定在繁華的京城裡面待不下去。所以當時顧況拿到白居易的詩後,並沒有點評,而是取笑白居易的名字。說京城如此繁華,東西也很昂貴,恐怕白居易不能像他的名字那樣在京都久待了。後人將這個故事稱之為顧況戲白居易。
後來,白居易用他的實際行動來狠狠的還擊了顧況當時嘲笑的話語。白居易文采出眾,獲得了皇上的賞識,很快在京都購置了一處房產。顧況後來也承認自己文采不如白居易,還親自上門給白居易賠禮道歉了。白居易並不計較顧況戲白居易這件事,兩個人還因此成了至交好友。
白居易養孩真辛苦的故事
盛唐詩人白居易一生仕途不順,愛情之路也很坎坷,在與初戀湘靈分離後,一心抗婚的白居易最終被母親以死相逼娶了同事的妹妹為妻,那時他已經三十五歲了,大齡青年的白居易養孩真辛苦。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齡青年白居易好不容易娶妻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養育兒女,命途多舛的詩人在兒女這一關上也不順利,結婚一年之後妻子生了一個女兒,人到中年的白居易見到女兒很是高興,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十分寵愛這個孩子,不幸的是大女兒三歲時夭折了,這對於白居易夫婦來說打擊十分大,悲傷的詩人還特別作詩《念金鑾子二首》表達悲痛之情,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他渴望後繼有人的願望。古人的觀念很是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貫穿了幾千年,白居易也是這樣,經過漫長的六年後,迎來了第二個孩子阿羅,二女兒的到來暫時撫平了喪女之痛,白居易養育孩子的艱辛在之後又體現出來,小心翼翼的養育阿羅,但年事已高,怕等到孩子長大時自己已經白髮蒼蒼。誰想到十幾年後五十八歲的白居易和妻子生下了第三個孩子,男孩阿崔的到來給了白居易很大驚喜,但命運又一次和他開了玩笑,阿崔也早夭離去,絕望的白居易悲痛萬分,好友劉禹錫還寫信安慰他。
命運的安排給了白居易多次打擊,白居易養孩真辛苦的感慨在他的詩作中也有體現,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家庭,孩子的養育都是不容易的。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是著名的唐朝詩人,他的身上有很多故事,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老家在太原。白居易小時候就很聰慧,當別的小孩還是在母親跟前撒嬌的時候,白居易就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了。而且白居易的父親過世的早,一直跟隨祖父生活。祖父一直很喜歡白居易,時常將他帶在身邊學習教導。白居易也沒辜負他祖父的希望,還是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頗具才名。
真正算起來,白居易的故事要追溯到他四處遊學的時候。白居易十三歲的時候,太原發生了戰亂。白居易的祖父托人連夜將白居易送出了太原。這一走,就是二十年。家鄉發生巨變,白居易年幼,並不能做些什麼。收到祖父來信,說家中一切安好,讓他安心學習。之後的白居易才開始了他的遊學之旅。
在經過四處漂泊之後,白居易進入了唐都京城。京城裡,處處都有才子。白居易起初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落魄詩人。在參加了一個很有名的京都之宴後,白居易這個名字漸漸地被人們所知曉。而在後來,白居易又作了很多著名的詩歌,為世人所流傳。自此,白居易真正的進入了上層貴族的圈子裡面。白居易才華漸漸地顯露之後,經過一系列的坎坷經歷,他終於被皇帝重用。晚年曾擔任太子的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學習。所以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做的更好。而現在,白居易的故事仍在繼續!
白居易詩歌特點是怎麼樣的
白居易的一首《與元九書》,體現出白居易詩歌特點。白居易的詩歌保持著為時為事的創作原則,把詩歌與人民生活、政治相結合,在內容上要求諷喻美刺,反應百姓生活的疾苦,在功能上強調詩歌教化作用。詩人追求真誠去偽,在詩中闡釋了形式與內容的聯繫,論述了文學和現實的關係。
白詩中又以主題集中突出為特色的諷喻詩為主。詩人追求詩歌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會選取最典型的一件事,圍繞一個主題來寫。白詩大多數是敘述詩歌。詩人巧妙地結合敘述和議論於一體。
白居易詩歌特點還表現在敘述上,在敘述時,白居易常常發表議論來評價自己敘述的事情,借此表達自己的志氣。在刻畫人物方面,詩人善於捕捉人物特徵,運用白描的寫作方法,刻畫出了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生動的故事。諷喻詩的藝術特點還在於詩歌中的對比強烈,用詞質樸,語言淺顯,通俗易懂,生動自然。
詩中常常可以看見民間俗語、口語,很少出現古典和古奧的詞句。其次白詩中的感傷詩歌也有其不同的藝術特點。詩人通過感傷的詩歌抒發自己的情懷,兼用寫實和抒情。
詩歌的節奏變化很快。白居易運用通過視覺聽覺從色彩和聲音等方面勾勒出一幅畫面,借用景物來烘托氛圍。白詩詩風曉暢通俗,用詞精煉準確。詩人具有豐富的想像力,能夠寫出新穎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