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855?-930?),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李珣的《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一起來看看吧!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
李珣〔五代〕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雲水。此時方識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李珣也曾寫過一些隱逸之詞,如《漁父》、《漁歌子》等。這首《定風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吳霸越之後,功成身退,乘一葉扁舟泛游於五湖之上,嘯傲風月於山水之間,過著隱逸生活。作者對他深懷仰慕之情,認為其人高潔無上。詞的開頭即點明他志在煙霞,仰慕隱淪,讚頌范蠡,也是表達自己的心願。次句是說范蠡功成身退,泛游五湖,飽賞湖上春光。接句續寫退隱之樂,一葉扁舟,徜徉湖上,舟中飲酒吟詩,其樂融融。「雲水」二字概括了大自然的無限美好,令人陶醉。這時便深切地意識到無官一身輕的愉悅。這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
下片繼續寫隱逸之樂。與「花島」為鄰,鷗鳥為伴,隱居於奇山異水的幽深之處,生活是何等的安閒恬適。在這裡長年看不見追名逐利的流俗之輩。可以說這裡已經進入了老子所說的「希夷」的微妙境界了。果真能得到老子所說的微妙之道,心中怎能不暗暗自喜。結句「荷衣蕙帶絕纖塵」,又用神的服飾,比喻隱者的高潔和一塵不染,大有飄飄欲仙的況味。
全詞表現仰慕隱淪,申明作者抱有與范蠡同帶的煙霞之志。范蠡歸隱是在功成之後,見越王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之同安樂,便毅然退隱。而李珣「以秀才豫受賓貢,事蜀主衍」,未能立功,即遭亡國之痛。兩人同是退隱,卻心境不一。此詞純用白描,直抒胸臆,與作者所寫的風土詞不一樣,在「花間」詞裡也屬罕見。
相關內容: 李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