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

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

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

古詩詞問答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納蘭性德的《眼兒媚·詠梅》,一起來看看吧!

眼兒媚·詠梅

納蘭性德〔清代〕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納蘭說,不要把雪花當做是梅的淡雅妝飾,梅自身就有著白色霓裳的美麗。雪花是天外之花,別有根芽,雖輕靈脫俗卻沒有梅的一縷香魂,因而這樣的一種純潔幽香、超凡脫俗的美,只有梅才有。「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在這雪花飛舞的寒冬,梅是清幽的。百花凋零,草木蕭條,梅卻散發幽香,燦爛微笑。不要走近東牆接近她。梅花不是什麼名貴之花。它是嚴冬萬物蕭條中的一抹淡雅,因而它美得淒絕。梅花是美的,但它生性高潔,寧可抱香枝上老,也不隨黃葉舞西風。李易安詞巾的「故應難看梅花」和納蘭的「莫近東牆」,說的部是梅花品格的高尚純潔,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梅的冰清玉潔,讓人心生敬仰,納蘭說它是「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梅的冰肌玉骨是上蒼的恩賜。它不同於塵世中的俗花,忙著爭奇鬥艷:梅不屑與它們爭舂,只把春來報,因而,上蒼除了賜予它冰肌玉骨的風采,同時還給它孤高、寥落和淒涼。在寒冷遙遠的冬夜裡,清冷的炯霧和清涼的明月籠罩著它,只留一束疏散的影子橫映在窗紗上。納蘭在每一個冬夜看到的都是「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的景象,納蘭沒有說他看後的心境,卻把整個淒冷的氛圍傳遞給讀者,讓我們和他一同感受那樣的情懷。

在這首詞中,納蘭通篇沒有寫一個「梅」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寫梅;通篇沒寫一個「人」字,卻無處不見人的影子。寫梅花的品格,實則是寫人的品格。詞中對梅骨、梅神、梅魂的詠歎和讚美。林逋因為心中有「梅妻」,所以才能寫出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世芳姿,納蘭愛表妹,寫出這首詞。

情到深處情轉薄,納蘭才有「莫近東牆」之說。他不愛春天裡的萬紫千紅,卻獨愛嚴冬裡在煙霧和冷月籠罩下的梅花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枝梅在納蘭心中獨一無二。借梅花寫人是納蘭的真意。冰肌玉骨是寫人,別樣清幽也是寫人。納蘭夜夜面對梅的「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睹物思人,在寂靜的夜空,遙望明月,納蘭嗅著梅的清香,度過漫漫長夜,他一夜無眠。

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但妙筆天成,神韻自出,渾然無痕,另成意境。

相關內容: 納蘭納蘭性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詞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