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蘇幕遮·懷舊》: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有所不同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有所不同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有所不同

古詩詞問答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備,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範文正公文集》傳世。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範仲淹的《蘇幕遮·懷舊》,一起來看看吧!

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宋代〕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這首詞抒寫了羈旅鄉思之情,這首詞的主要特點在於能以沉鬱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並茂,意境宏深,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確乎有所不同。清人譚獻譽之為「大筆振迅」之作(《譚評詞辨》),實屬確有見地的公允評價。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直接使用這首詞的起首兩句,衍為曲子,竟成千古絕唱。

上片描寫秋景:湛湛藍天,嵌綴朵朵湛青的碧雲;茫茫大地,鋪滿片片枯萎的黃葉。無邊的秋色綿延伸展,融匯進流動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籠罩著寒意淒清的煙霧,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著落日的餘輝;天宇,連接著大江的流水。無情的芳草啊,無邊無際,綿延伸展,直到那連落日餘輝都照射不到的遙遙無際的遠方。

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靈氣象,畫筆難描,因而不同凡響。更妙在內蘊個性,中藏巧用。「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觸發心中的憂思,於是「物皆動我之情懷」;同時,心中的憂思情化眼前的秋景,於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內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諧。秋景之淒清衰颯,與憂思的寥落悲愴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蒼茫,則與憂思的悵惆無際若合符節;而秋景之綿延不絕,又與憂思之悠悠無窮息息相通。所以「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宋邵雍《詩畫吟》)。這裡,明明從天、地、江、山層層鋪寫,暗暗為思鄉懷舊步步墊底,直到把「芳草無情」推向極頂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點。芳草懷遠,興寄離愁,本已司空見慣,但本詞憑詞人內在的「丹誠」,借「無情」襯出有情,「化景物為情思」,因而「別有一番滋味」。

整個上片所寫的闊遠穠麗、毫無衰颯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筆下是少見的,在以悲秋傷春為常調的詞中,更屬罕見。而悠悠鄉思離情,也從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寫中暗暗透出,寫來毫不著跡。這種由景及情的自然過渡手法也很高妙。

過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與「旅思」意思相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淒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羈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愁之深自見。

下片三、四兩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說鄉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時候,實際上是說它們無時無刻不橫梗心頭。如此寫來,使詞的造語奇特,表情達意更為深切婉曲。「明月」句寫夜間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儘管月光皎潔,高樓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觀賞,因為獨自一人倚欄眺望,更會增添悵惘之情。

結拍兩句,寫因為夜不能寐,故借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卻都化作了相思之淚,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這兩句,抒情深刻,造語生新而又自然。寫到這裡,鬱積的鄉思旅愁外達到最高潮,詞至此黯然而止。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於麗景與柔情的統一,更準確地說,是闊遠之境、穠麗之景、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所描繪的景色卻闊遠而穠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於頹靡。整體說來,這首詞的用語與手法雖與一般的詞類似,意境情調卻近於傳統的詩。這說明,抒寫離愁別恨的小詞是可以寫得境界闊遠,不局限於閨閣庭院。

相關內容: 范仲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詞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