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緒,唐代詩人,生平不詳,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金昌緒所作的《春怨》吧。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或許因為都是被命運所拋棄的孤兒,總是希望在世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伴侶,從此可以用來抵抗歲月的風霜雪苦。可是,造化弄人,我們所希望的那些歲月靜好,都只能存在於幻夢之中。
人生多苦,喜怒哀樂,相逢離別,對於我們而言,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上,更多的恰是與親愛的人離多聚少。山一程,水一程,山水相隔,唯有長相思。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是一首描寫閨中思情的詩作。古典詩歌裡面,與這種內容有關的詩歌,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但是,這一首卻從眾多作品裡面突圍而出,成為其中的驕者。
中國的古典詩歌,大多喜歡講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張一個「情」字為勝;而在敘事性上,則稍微存在些許不足,當然,也不是說沒有這種專以「敘事」取勝的詩歌,比如《孔雀東南飛》《木蘭辭》等等。
在講究敘事性詩歌作品的寫作上面,「集大成」的唐朝偉大詩人「詩聖」杜甫和擅長學習樂府敘事的著名詩人白居易,都是其中最卓越的創作者。杜甫創作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和「三別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白居易創作的《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都是詩歌史上令人無法忘記的偉大作品。
但今天要討論的這首《春怨》,卻既不是杜甫的,也不是白居易的,反而是一個並不出名的詩人,他叫金昌緒。我們可能早就聽說過他寫這首詩歌,卻並不瞭解詩人;事實上,這種情況早已屢見不鮮。
這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用極其精煉的筆墨,生動有趣地描繪出來一幅令人難忘的「春閨思怨圖」。春光明媚的一天,春樹繁茂,枝葉葳蕤,長庭寂寥,春閨深鎖。忽然,從遙遠的天際,飛來幾隻黃鶯兒,落在院中樹上,開始施展婉轉的歌喉,清脆的鳴叫聲打破了深院的寂靜。
如果單單地看這樣的一卷畫面,當然是十分賞心悅目的。可是,十分突然地,原本緊閉的門被人打開,一個嬌俏的少婦就這麼地闖進了畫幅之中。於是,和諧被突兀地破壞掉。滿臉飽含怨氣的少婦,嗔怒地驅趕走了黃鶯兒。院落立即又恢復了原來的靜謐,然而卻再也無法充滿起初的那種祥和氣氛。
春光可愛,鳥聲動聽,面對如此佳景,少婦為什麼沒有心思欣賞?嫵媚的黃鶯兒,仍然會遭到少婦的驅離呢?原來,她的丈夫正在在遼西戍守邊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訊息傳回。因為擔心,因為相思,因為無法排遣的寂寞之情,都讓她無法去面對眼前的美景。
少婦之所以做出驅趕黃鶯的舉動,只是因為她只能在夢中與自己牽掛的丈夫相會,述說難以表達的惆悵和無可奈何。但是現在呢,這些美夢,卻因為黃鶯的鳴叫而被驚醒。夢幻破滅的瞬間,她的所有的滿懷歡欣,以及由此帶來的點滴虛無的安慰之情,也隨著鳥叫聲音而遭到損毀。基於此,她當然只能把所有的不滿與憤慨,都發洩在不知趣的黃鶯身上。
這首詩在敘事上有著高妙的舉措,可謂「環環相扣,絲絲相繞」,在章法構造上「摘一句不成詩」,「就一意圓淨成章」(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全篇以「打起黃鶯兒」起,引領出來相應的結果「莫教枝上啼」,由此給人形成疑問:詩題作《春怨》,如此意義何在呢?為什麼在美好的春光裡,卻做出如此「煮鶴焚琴」的舉動呢?
詩人在一系列動作描寫之中,把自己所要表述的各種暗含著的意思,於層層遞進的關係內一一闡釋清楚。少婦之所以驅趕黃鶯,是不想聽見它們的啼叫;正是因為黃鶯的鳴聲,把她的美夢給吵醒而打破了;她在夢中正幻想著與戍守邊疆的丈夫述說衷腸呢?此種夢破的幻滅感,恰是沉重的怨望。詩人正是通過如此手段,最終指向本詩所要表現的內容,從而輕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