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程處士》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贈程處士》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贈程處士》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詩詞該如何賞析呢?

典籍問答

王績《贈程處士》

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不如高枕枕,時取醉消愁。

王績,在唐代詩人中遠不如他侄孫王勃更廣為人知。但後世公認王績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王績在隋朝做過沒有實權的小官,後因嗜酒誤事,連九品小官也做不成了。改朝換代後,朝廷徵召前朝官員,王績被任命為門下省待詔。其弟王靜問他當待詔感覺如何?王績愁眉苦臉地說:「當侍詔很沒有意思,要不是給良酒三升,我早不幹了。」原來,按當時的規定侍詔一天可給三升酒。王績的上司陳叔達聽到此事,特意照顧他,給加到一鬥,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稱王績為「鬥酒學士」。

貞觀初年,王績聽說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於是要求任太樂丞。官場人士一般都求升職晉級,而王績求官的動機卻不在官而在酒。後來焦氏夫婦相繼去世,王績乾脆棄官還鄉,專心研究釀酒技術,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為《酒經》一卷;又收集杜康、儀狄等善於釀酒者的經驗,寫成《酒譜》一卷,可惜這兩本書都失傳了。

據稱王績只讀三本書:《周易》、《老子》、《莊子》,其他書一概不讀。王績的哥哥王通是大儒,在黃河至汾河間,聚徒講學,名傳四方。而王績卻不拘禮法,對儒學那套繁文縟節嗤之以鼻。正如本首詩中所說:「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王績丟官後,鄉間愚民嘲笑他。他寫了一篇文章說,有兩匹馬,一匹「朱鬣白毳,龍骼鳳臆,驟馳如舞」,於是主人喜歡它,天天讓它拉車,狂奔,最終活活累死;另一匹卻「重頭昂尾,駝頸貉膝,踶嚙善蹶」,主人生氣,將它棄之荒野,倒得以「終年而肥」。這番理論明顯是深得老莊精髓的。所謂「巧者勞而智者憂」,「有用」沒有「無用」好,王績算是身體力行者。

佛經云:「眾生擾擾,其苦無量」。「百年長擾擾」,何為「擾擾」?就是那些煩心的塵俗之事,就是謀職謀財,求名逐利。凡俗之士,誰不是「世中擾擾之人」?之後,筆鋒一轉:萬事悉悠悠。總能從容看待這紛擾的諸般瑣事,悠然以對。「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日落攔不住,就隨意讓它落,河水留不住,就任意讓它流,皺紋上了額頭,白霜染上了雙鬢,這是自然的過程,不用強求,也不用煩惱。

「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讀孔孟書,知周公禮」,王績對周孔二人直呼其名,如喚奴呼僕,說他們為詩書禮樂所桎梏,畫地為牢,作繭自縛,諷刺極為尖刻。在那個時代,敢說這樣的話是極為叛逆、狂誕的。

「不如高枕枕,時取醉消愁」。在物質生活極度豐裕的今天,有些人是出有寶馬,食有鮑魚,物質上比古人強了不知多少倍,卻未必快樂。而讀罷王績這首詩,心胸為之一闊,如飲醇酒,不覺而醉,欣然忘憂。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典籍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