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春愁》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山花子·春愁》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山花子·春愁》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典籍問答

山花子·春愁

陳子龍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綵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譯文】

在薄薄的迷霧中,楊柳依依,杏花飄落,五更的鐘聲響起。寂靜淒涼景陽殿上的月兒照著殘花。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

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留下蕭瑟悲涼之景。只有一雙燕子,在風中飛舞。

【註釋】

[1]杏花零落:唐溫庭筠《菩薩蠻》「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宋秦觀《畫堂春》「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

[2]五更鐘: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3]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

[4]蝶化綵衣:《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羅浮志》載:「仙蝶為仙人綵衣所化,大如盤而五色。」

【創作背景】

明朝滅亡,作者感歎故國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訓。一是亡國亡家的君主,二是圖謀恢復的志士。昔日繁華景象不復返。作者來到景陽宮前,看到蕭瑟的宮殿,看景生情,寫下了《山花子·春愁》這首詩。

【作品鑒賞】

陳子龍的詞婉麗風流,獨具神韻,無論敘私情,還是言國事,都「以濃艷之筆,傳淒婉之神」(陳延焯《白雨齋詞話》)。這首《山花子》詞就是一首淒麗悲婉的佳作。詞題為「春恨」,但非關春情,也非關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為契機,發抒悲懷故國的一腔遺恨。

上片從殘春的景象入筆,自然引發一脈淒婉的傷逝情愫。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開篇兩句,呈現了四種意象——瀰漫的曉霧,迷離的楊柳,零落的杏花,淒清的鐘聲,釀造了一種殘敗清冷的氛圍。這是殘春的景象,令人僕恓惶惆悵。五更鐘,用語本於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這裡暗用宋朝滅亡的舊典。《宋史·五行志》載,宋初有「寒在五更頭」的民謠,「五更」諧音「五庚」,預兆宋朝的國祚在第五個庚申之後終止。宋太祖立國於公元960年(建降元年庚申),到公園1259(理宗開慶元年)正好為五個庚申。果然,二十年後,宋朝就宣告滅亡。如今,這五更的鐘聲響起,不啻如一聲聲家破國亡的喪音,敲打著詞人憂傷的心靈。下面「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兩句,又以冷月、舊宮、殘花三種意象,進一步渲染寂寞、淒涼的景況。「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公元589年(禎明三年),隋軍南下過江,攻佔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陳後主聞訊,即與妃子張麗華投景陽宮井藏匿,至夜,被隋軍擒獲。

明朝和陳朝都建都南京。這裡是用象徵陳朝段滅的景陽宮舊事影射明朝的亡國。曾經照徹陳朝景陽宮殿、目睹過陳後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見證人,冷峻地觀照著明朝滅亡後的慘淡景象——暮春的紅花在寂寞中紛紛凋殘,意味頗為深長。

下片切入人事滄桑,抒寫憑弔故國的感傷。

「蝶化綵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過片兩句承襲上片意脈,呈示一派亡國的衰敗景象。《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蝶化綵衣金縷盡」用其事,意謂明朝的皇族貴胄死後,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只留下蕭瑟悲涼之景。這蟲蝕樓空的意象,正是奸佞賣國的象徵。「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結拍兩句,看似描繪燕舞東風的春景,實則以燕子的無情隱喻降清舊臣的無義,揭示出他們賣身求榮的醜惡嘴臉。他們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風得意,毫無亡國的悲慟。這兩句含意隱曲,但透過言表,並不難感受到詞人的義慨和憤懣。

清陳廷焯評此詞說:「淒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思矣!」(《白雨齋詞話》),並以「淒麗」二字概括此詞特徵,指出這首詞淒清婉麗的風格與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近;「哀以思,則揭櫫這首詞的內蘊以哀慟悲思故國為指歸,黍離麥秀之悲,家國身世之恨,久久翻騰在胸中,發而為詞,便成哀惋清麗的絕唱。」如果說,南唐後主李煜的「哀以思」,主要是哀悼失去的天堂,追思舊日的榮華富貴,那麼,陳子龍的「哀以思」則更多地是哀痛故國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訓。一是亡國亡家的君主,一是圖謀恢復的志士,顯然,後者的作品更富思想的深度。清沈雄謂:「大樽(陳子龍號)文高兩漢,詩軼三唐,蒼勁之色與節義相符者,乃《湘真》一集,風流婉麗如此!」(《古今詞話·詞評》)淒麗的外殼包蘊著哀以思的崇高節義,如此解讀這首《山花子》詞,方不辜負詞人的苦心孤詣。

【作者簡介】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後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於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雲間詞派盟主,被後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詞自元代開始衰落,到明代更加凋零,明末以陳子龍為核心的雲間詞派致力為詞,勤苦唱和,使得詞藝再次煥發出迷人光彩,其中尤以陳子龍詞最為傑出。陳子龍論詞崇尚南唐李璟、李煜以及花間詞名家、北宋秦觀、周邦彥等人,風流婉麗,蘊藉極深,享明詞「第一」之譽。元、明詞衰微近四百年後,陳子龍的出現使得詞藝衰敗的趨勢得到根本的扭轉,為詞藝的中興開闢了道路。

陳子龍詞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與其詞境的成功創造是密不可分的。他的詞在意境方面分別表現出了情韻生動、渾融自然、含蓄婉約等特徵和風貌。這些風貌大大提升並增強了其詞的內涵及價值,使得其詞在明代詞壇上熠熠生輝,詞風影響了他去世後近半個世紀,對詞壇回歸南唐、花間、北宋風格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在陳子龍殉國之後,其詞即開始深刻影響詞壇,清末著名詞學家謝章鋌在《賭棋山莊詞話》續編卷三中描述了當時的盛況:「昔大樽(陳子龍)以溫、李為宗,自吳梅村(吳偉業)以逮王阮亭(王士禛)翕然從之,當其時無人不晚唐。」

陳子龍身為烈士與英雄,詩歌中兼有英雄氣與才子氣,但其詞卻是風流婉麗、意蘊極深的婉約詞,與豪放詞毫無關聯,後代評家對此均深為驚歎,如康熙年間顧璟芳《蘭皋明詞彙選》中稱:「大樽先生文高兩漢,詩軼三唐,蒼勁之節,與志氣相符。遒其詞風流婉約,堪付與、十八歌喉。傳稱河南亮節,作字不勝綺羅;廣平鐵心,《梅賦》偏工柔艷,吾于先生益信。」此後沈雄在《古今詞話》中引用此評價並稍加改動:「《蘭皋集》曰:有贊大樽文高兩漢,詩軼三唐,蒼勁之色,與節義相符。乃《湘真》一集,風流婉麗如此。傳稱河南亮節。作字不勝綺羅,廣平鐵心,《梅賦》偏工清艷,吾於大樽益信。」

陳子龍詞因其傑出成就而得到了清初至今眾多評詞名家的高度肯定。著名詩人、詞人王士禛不僅對陳子龍詩歌推崇備至,對其詞也同樣推崇,在《花草蒙拾》中評價:「陳大樽詩首尾溫麗,湘真詞亦然。……譬若安車駟馬,流連陌阡,殊令人思草頭一點之樂。」王士禛與鄒祗謨編選的《倚聲初集》評價陳子龍詞:「大樽諸詞神韻天然,風味不盡,如瑤台仙子獨立卻扇時。湘真一刻晚年所作寄意更緬邈淒惻。」這個評價對後代的影響很大,被近現代許多文學史專著採用,如近代著名國學家錢基博在《中國文學史》就承襲了這個評價並稍作擴充:「子龍之詞,則直造唐人之奧宇。……惟陳子龍之《湘真閣》、《江蘺檻》諸詞,風流婉麗,足繼南唐後主,則得於天者獨優也。觀其所作,神韻天然,風味不盡,如瑤台仙子,獨立卻扇時;而《湘真》一刻,晚年所作,寄意更綿邈淒惻,言內意外,已無遺議。」又如游國恩教授的經典著作《中國文學史》評價元明二代詞人曰:「詞發展到南宋已達到高峰。

元代散曲流行,詞乃退居次要地位。白樸、薩都剌、張翥等較有名,而張氏《蛻巖詞》為尤著。明人詞多率意之作。楊慎、王世貞稍突出,而成就不高。惟明末陳子龍是一個優秀作家,王士禛稱其《幽蘭》、《湘真》諸集,『意內言外,已無遺議』。可以說是明詞冠軍。」[9]康熙年間的佟世南則稱:「至故明惟(劉基)《寫情》、(陳子龍)《湘真》二集,高朗秀艷,得兩宋軌則。」

直到清末,著名詞人、詞學大師譚獻在《復堂詞話》仍然給出高度評價:「有明以來,詞家斷推湘真(陳子龍)第一。」並說:「重光(李煜)後身,唯臥子(陳子龍)足以當之。詞自南宋之季,幾成絕響。元之張仲舉(張翥)稍存比興。明則臥子直接唐人,為天才。」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稱:「明末風雅首陳大樽子龍,大樽門下首夏存古完淳」。

民國徐敬修《詞學常識》稱:「按子龍之詞,纏綿悱惻,神韻天然,為有明一代詞人之冠。……總之有明一代之詞學,初則沿蛻巖(張翥)之風軌,永樂以後,《花間》《草堂》諸集漸盛,當時唯小令中調,間有可取,其餘則偏於浮靡,無一硬語,至陳子龍出,始卓然可稱一代詞宗,然已身丁季叔,而開有清風氣之先矣。」民國詞曲學大師吳梅《詞學通論》稱:「余嘗謂明詞,非用於酬應,即用於閨闥,其能上接風騷,得倚聲之正則者,獨有大樽(陳子龍)而已。三百年中,詞家不謂不多,若以沉鬱頓挫四字繩之,殆無一人可滿意者。……至臥子(陳子龍)則屏絕浮華,具見根柢……。

二十世紀詞學大師龍榆生在《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對陳子龍詞的評價影響最大:「詞學衰於明代,至子龍出,宗風大振,遂開三百年來詞學中興之盛。」龍榆生又在《跋鈔本湘真閣詩餘》中說:「明季詞人,惟青浦陳臥子子龍,衡陽王船山夫之,嶺南屈翁山大均三氏風力遒上,具起衰之力。臥子英年殉國,大節凜然,而所作詞婉麗綿密,韻格在淮海、漱玉間,尤為當行本色,此亦事之難解者。詩人比興之義,固不以叫囂怒罵為能表壯節,而感染之深,原別有所在也。」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明代卷》評價:「陳子龍、夏完淳、孫承宗、張煌言等人構成的英烈詞人群體,其中成就最大而且足為明詞生色的是陳子龍,他的《湘真閣》《江籬檻》二集,置於宋詞名家中亦無愧色。論明詞者,每謂兩頭最佳,明初翹楚數劉基,明季殿軍則當推陳子龍。而且以陳子龍為領袖的雲間詞派,對清初詞壇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陳子龍詞集有兩部,分別為《江蘺檻》和《湘真閣存稿》,後世以「湘真」代稱詞人身份的陳子龍,即因此而來,其詞也被統稱為「湘真詞」,如袁行霈教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稱:「揭開清詞帷幕的陳子龍於詞推尊五代北宋,以『婉暢濃逸』為宗,滄桑變後,其《湘真詞》抒寫抗清復明之志和黍離亡國的哀思,突破閨房兒女的纖柔靡曼,『上接風騷,得倚聲之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典籍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