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辭【兩漢】劉徹,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名作。
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謂寫「樂極哀來,驚心老至」,一謂「此辭有感秋搖落。系念求仙意, 『懷佳人』句,一篇之骨」(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張玉谷又補充說:「以佳人為仙人,似近、乎鑿。然帝之幸河東,祠后土,皆為求仙起見,必作是解,於時事始合,而章義亦前後一線穿去」。詩中求仙之意不明說,只以「懷佳人兮不能忘」一句暗點,意趣含蓄,妙在其中。
全詩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層。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為第一層,點出季節時令特點。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鬱,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短短兩句,清遠流麗。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秋風百代情至之宗。」秋日乃惹人思情,雖有幽蘭含芳,秋菊鬥艷,然凋零的草木,歸雁聲聲,勾起漢武帝對故去的「佳人」不盡的思念之情:「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寫的纏綿流麗乃一詩之精華,正如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此辭有感秋搖落系念仙意。懷佳人句,一篇之骨...」明人謝榛以為,《秋風辭》之起句,出於高祖劉邦的《大風歌》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四溟史話》】。僅從字面看,固然不錯;但兩者的境界和情韻,卻頗為異趣。「大風起兮雲飛揚」,蒼莽遼闊,表現的是風雲際會中崛起的雄主壯懷;「秋風起兮白雲飛」 ,則清新明麗,蕩漾著中流泛舟,俯仰觀賞的歡情,聯繫後句,其韻味更接近於《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為第二層,是作者的因景聯想和中心情思,蘭草的秀麗,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蘭秋菊自有盛時,作者觀賞的情趣和心態可以相見。接著作者由對花木的觀賞,引發起對佳人的懷念,這種由物到人的移情,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離騷》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句子。「懷佳人兮不能忘」裡的「佳人」不僅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對事業的追求心願,正像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潔一樣。
也有觀點認為武帝於把酒臨風之際,懷念的心中「佳人」是指那位「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北方「佳人」李夫人。李夫人死於元狩年間,武帝思念不已,竟至於信少翁之說,夜致其形貌於宮,在隔帷佇望之中,唱出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姍姍其來遲」 的迷茫之歌。而今七、八年過去,武帝還是不能忘懷於她,終於在秋日白雲之下,又牽念起這位隔世伊人了。這兩句化用《九歌》人神相殊之境,寫武帝對「佳人」 的生死相望之思,確有魯迅先生所說那種「纏綿流麗」的韻致。
五、六、七句「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為第三層,是泛舟中流的生動描繪,詩情重又振起,竭力描寫漢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歡宴景致。當樓船在汾河中流疾駛,潺緩的碧水,頓時揚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熱之際,不禁隨著棹櫓之聲叩舷而歌。「蕭鼓鳴兮發棹歌」一句,正是武帝自作《秋風辭》放懷高歌的生動寫照。其蹣跚的步履,朦朧的醉態和叩舷而歌額度自得之情,悠然可見。
八、九句「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為第四層,是作者此次行幸河東,樂極哀來的深沉感慨。過分的歡樂之後,又帶給人哀怨的心緒,青春難再,老之將至,因而不得不及時行樂了。這一描狀自然景物後的思想歸結,仍沒有擺脫了古代騷人墨客的低沉情調。正像漢武帝本人一樣,既有平南越、斥匈奴、興太學、崇儒術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請方士,因橫徵暴斂至使「流民愈多,盜賊分行」的過錯(見《漢書》卷四十六《石慶傳》),所以這首《秋風辭》既有不少自然流暢,使人成誦難忘的秀句,又有歎息人生短暫的虛無色彩。
總結看來,首二句寫秋景如畫,三、四句以蘭、菊起興,融悲秋與懷人為一。以下各句寫舟中宴飲,樂極生哀,而以人生易老的慨歎作結。
此詩雖是即興之作,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毫無直瀉無餘之感。在清麗如畫的寫景中,輕輕撥動懷想家人的思弦;於泛舟中流的歡樂飲宴,發為逸興遄飛的放懷高歌;然後又急轉直下,化作年華不再的幽幽歎息,將這位一代雄主的複雜情思,書寫的曲折而又纏綿。沈德潛《古詩源》卷二:「《離騷》遺響。文中子謂樂極哀來,其悔心之萌乎?」以「《離騷》遺響」觀之,乃就文辭而言。沈德潛的評價非常切實。《秋風辭》之所以能以清新流麗之辭,與蒼莽雄放的《大風歌》相敵並同流傳百世,原因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