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的熏香器長什麼樣?各種形狀都有

宋朝時期的熏香器長什麼樣?各種形狀都有

宋朝時期的熏香器長什麼樣?各種形狀都有

歷史小知識

宋朝時,熏香文化已從皇家貴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擴展到普通百姓,遍及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居室廳堂熏香祛污,宴會慶典上焚香助興,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用以佩掛。一些文人雅士還親手制香,蘇洵即有詩云:「搗麝篩檀入范模,潤分薇露合雞蘇。」黃庭堅也常自製熏香,還曾以他人所贈「汀南帳中香」為題作詩贈蘇軾。

宋代的熏香器具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屢有創新。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瓷熏爐,南北方窯系以及為朝廷燒造貢瓷的汝窯、哥窯、官窯等均大量燒造。在宋代文人崇尚清幽淡雅的品性影影響下,宋代熏爐也形成了平淡古樸、雅致細膩的美學風格。

宋代還比較流行鴨、獸造型的熏爐,多以金屬製造,稱為「獸爐」,亦稱「香獸」。宋代《香譜》中記載:「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使煙白口出,以為玩好。」宋詞中歐陽修《越溪春》「沈麝不燒金鴨冷,籠月照梨花」、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周紫芝《鷓鴣天》「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等狀物詠懷的句子,說的就是這種鴨、獸形的熏爐。

鴨形熏爐實際上出現得很早,據考古資料,在漢代就已經有了。直至明代,依然可見它的身影。1988年景德鎮出土了一件明成化年間的素三彩鴨熏,鴨作昂首張口鳴叫狀,佇立丁四面開光鏤空的方形底座上,造型很生動。鴨子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從腹部分開。通身施黃、綠、褐三色釉,是一種典型的素三彩瓷器。

明朝「宣德爐」的出現,是古代熏爐發展史上一個新的亮點。明宣宗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臘(今柬埔寨)進貢的幾萬斤黃銅製造了一批銅製香爐,成為後世傳奇的「宣德爐」,陂收藏界所看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