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是什麼時候定下的?為什麼會有這個規定?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古代歷史上的戰爭很多,每一個朝代的興起,都意味著一場戰爭,人類掀起了無數的戰爭,製造了無數的死亡,不少文明因戰爭而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在古代也出現了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就不免讓人奇怪了,為啥身為敵國的使者,卻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一詞,最早出自於春秋時期。當時,楚國向齊國派出使者,洽談相關事宜。按理說,若想早日到達齊國,則必須借道宋國。然而,楚莊王卻特意命令使者,繞過宋國。不怪楚莊王這樣,只因宋國一向項高於頂,根本瞧不起楚國。他們認為:楚國乃是野蠻人出身,沒有文化,根本不懂禮儀教條。因此楚國也非常討厭宋國。
本來按照楚莊王的吩咐,使者只要繞過宋國就好了,也沒多大的事。但是宋國執政華元卻怒不可遏,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他親自率兵埋伏在楚國使者的必經之路上,將其襲殺。此事一出,頓時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畢竟相較於宋國的的羸弱,楚國可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國,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楚莊王聞之大怒,當下便投袂而起,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向宋國。楚國大軍兵臨城下,聲威浩蕩,宋國不能敵,於是遣使向周邊大國,晉國求援。然而,雖然使者冒死將消息傳出,但晉國卻並不敢發兵。一方面,它在之前的戰爭中剛剛敗於楚軍,不敢再戰,一方面也不想得罪楚國這樣的大國,於是晉國並沒有發兵援助。
局勢一天天惡化,宋國城中也危機遍佈。在楚軍圍城的9個月中,宋國國內哀鴻一片。城內的糧食一天天減少,卻得不到外援的幫助,百姓們甚至到了柴盡糧絕,易子而食的地步。無奈之下,宋國主君將華元作為使者派出,希望他能爭取外交勝利,說服楚國退兵。華元深知直接談判必定不會有好結果。因此,他藉著夜色潛入了楚軍大營,並挾持了楚軍最高指揮官子反。
子反正在睡熟,突然見到一人出現在自己帳內,不由大驚失色。華元拿刀抵著他,說到:宋國派我來做使者,我知道如果直接談判不可能會有結果,因此只能出此下策。我國國內早已析骸以爨,如果將軍不肯退兵,宋國唯有傾盡全力一戰,最終舉國同死。若是將軍軍隊退兵30里,我宋國定當唯命是從。
望著脖子上的刀,子反答應了華元的建議。第二天他退兵30里,並互派使者,立下約定:保證此後絕不相互隱瞞!為此,華元成了楚國的人質,並在楚國定居。而此事在後來,更是成為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優秀範例!
雖說西周的時候,形成了一整套打仗的禮儀。但是從春秋末期開始,這種戰爭禮儀就被破壞了。戰爭詭道大行其道,講究謀略,講究以戰勝對方為直接目的,不管禮儀,不管理由。而且這種戰爭方式被人津津樂道,被人欣賞羨慕。對按照這種方式打仗的,被稱為謀聖、兵聖、兵神、兵仙等等。
本來,在這種禮儀喪失的同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應該喪失掉的。但是,古代打仗又講究一個精氣神,講究一個英雄氣概。如果殺掉來使,就顯示出了自己的一種膽怯。而在戰場上,沒有勇猛無畏,軍隊就丟了魂,就沒辦法再打仗了。
當然了,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斬了來使並不是露怯,反而是一種顯示精神氣概的表現。
比如蒙古人在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就曾讓使者去釣魚城送信,讓宋軍投降。但是宋軍斬了來使,並把來使的首級掛在城頭,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
還有,成吉思汗的商隊在花剌子模被搶劫後,成吉思汗派使者去花剌子模交涉,但花剌子模人卻割掉來使的耳朵,把他放回去,以示侮辱。來使的作用,是為了送信。本身不具有攻擊性,也沒有帶武器。殺掉沒有攻擊性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就像在戰場上殺掉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一樣,是古代尊崇的儒家思想所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