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汪士慎是誰?為什麼汪士慎以賣畫為生?

揚州八怪汪士慎是誰?為什麼汪士慎以賣畫為生?

揚州八怪汪士慎是誰?為什麼汪士慎以賣畫為生?

畫壇

你真的瞭解揚州八怪汪士慎嗎?本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等,漢族,安徽休寧人,寓居揚州。

工分隸,善畫梅,神腴氣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為人作書畫,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後來,雙目俱瞽,但仍揮寫,署款「心觀」二字。有《巢林集》。

與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高翔和鄭燮並稱」揚州八怪「。

汪士慎賣畫為生。擅畫花卉,隨意勾點,清妙多姿。尤擅畫梅,常到揚州城外梅花嶺賞梅、寫梅,代表作有《瀟湘靈芳圖》、《綠萼梅開圖》、《灑香梅影圖》、《月佩風襟圖》、《靈根出谷圖》、《蒼松偃蹇圖》等。

54歲時左眼病盲,仍能畫梅,「工妙騰於示瞽時」。67歲時雙目俱瞽,但仍能揮寫狂草大字,署款「心觀」,所謂「盲於目,不盲於心」。汪士慎善詩,著有《巢林詩集》。他詩書畫印俱佳,精於篆刻。印章取法小篆而參合漢篆,以畫意入印,法度之中別有意趣,如「巢林」印和「七峰草堂」印。

汪士慎篆刻多取法小篆,如「汪士慎」印,給人以蒼茫樸茂之感。「慎」字中大塊的並筆給該印帶來撲朔迷離的色彩,使人們在朦朧美中體味藝術的真諦。此印的大塊留白,加之「士」字加粗的兩橫筆,在印面形成數塊大的白色塊面,它們相互分離,而又相互呼應;其紅色的底面也相應地出現了大的色塊,「計白當黑」的趣味溢於印表。這一白一紅的強烈對比與一疏一密的相互參照,使該印達到了「疏可跑馬,密不容針」的境界。汪士慎篆刻,其字的結體往往打破常規,自成一家;章法安排往往在平穩中求變化,韻味之佳,稱雄一時。

「尚留一目著花梢」白文印,是汪士慎人生經歷的傳真寫照。清乾隆四年(1739年),他第二次游浙江歸來,左目失明,多麼不幸!為此他曾戲刻「左盲生」、「尚留一目著花梢」、「晚春老人」、「一生心事為花忙」等閒章,以志其情志。

到了67歲那年,汪士慎雙目失明,這更增加了痛苦。他以健康的心態,戰勝殘疾,開始摸索寫狂草。汪士慎以為藝術獻身的精神來從事創作,表現出堅強的毅力,這點足可為後世之楷模。在他左眼失明後,曾有「隱幾宜晴畫,揮毫仗小明」的詩句,讀來令人感喟。「尚留一目著花梢」一印具有漢印整齊茂密的特點,篆法工穩自然,不隨意增減,一任天成。在章法上,「尚」、「梢」二字較小,一頭一尾,作斜角呼應。該印文字橫畫多,汪士慎在處理印面時,把右行的字形、筆畫安排得清晰,用刀起訖分明,線條富於變化,把左行處理成漫漶朦朧狀,這樣兩行一清晰、一朦朧、一工整、一漫漶,增加了該印的趣味。

「一生心事為花忙」白文印,有字距而無行距,這種章法的安排容易造成印章的橫向取勢,營造出一種如千里陣雲般的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一」、「事」、「花」三字下部這些形狀各異、豐富多彩的紅色塊面的獲得依仗於兩個條件:一是所留出的自然空間,一是篆字結體上緊下松所表現出來的結構空間。它們互為表裡,以印章的大章法到篆字的小章法,共建出此印的完美形式。

1754年秋,汪士慎在揚州北城邊買了一處「蓬窗」小屋,作為養老之所。他在這所茅屋裡,布衣蔬食,品茗讀書,寫字作畫,安寧生活。67歲時,他的另一隻眼睛也漸漸失去了光明,深居蓬門僻巷,交遊本來不多,失去雙目不能作書作畫,來往的人更少了,除了「三四素心,時相過從」,門前冷落得很。汪士慎耐得住寂寞,也忍得住「蓬生三徑逐年貧」的生活,但失明剝奪了他視若生命的書畫創作,這種痛苦畢竟難以忍受。汪士慎「樸不外飾,儉不苟取」,他的晚年孤寂貧困。1759年,汪士慎在他的城隅草屋中與世長辭。這位像梅花一般一生疏淡的老人,也像梅花的一縷清香那樣消逝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畫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