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哪些?跟本站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說到中國的書畫啊,那真的是太多太多了,現有的就很多,失傳的那就更多,最近小編有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把中國的傳世名畫做一個排名,那麼那十大能進入這個排行裡面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哈,下面我們來做個排名,看看對不對了,感興趣的可以來看看!
第十:《洛神賦圖》
第十幅圖的畫風似乎和傳統的中國古畫風格迥異,這幅畫是由清朝時期傳奇的意大利畫師郎世寧所繪,其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畫盡駿馬之態,並且他融合了中西方繪畫所長,不僅充分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使馬匹的立體感十分強,而且在背景山水中運用了傳統中國畫的手法,注重寫意,看上去淡然大氣,不搶景,但卻必不可少。
第九:《漢宮春曉圖》
第九幅是由明代畫家仇英所繪的《漢宮春曉圖》,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妝扮、澆灌、折枝、插花等,畫后妃、皇子、畫師等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全畫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顯示了畫家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其中的人物穿戴的都是唐以來衣飾,取名漢宮,只是當時對宮室的泛指。
第八:《富春山居圖》
第八幅畫為元代的《富春山居圖》,是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製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為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後半卷為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全圖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富春山居圖》在歷史滄桑變化中幾經波折,直到現在還分居兩地,讓人不禁傷懷。
第七:《清明上河圖》
第七幅畫是知名度甚高的《清明上河圖》,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展現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在5米的畫卷中有1643人,每一個人穿衣打扮,甚至表情和動作都清晰可見,在方寸之間展示出不平凡的意義。
第六:《千里江山圖》
第六幅畫作來自北宋時期,人文山水畫在書畫皇帝宋徽宗的推動下,得到迅速發展,其中以《千里江山圖》為傑出代表。這幅畫的作者王希孟是一位年僅十七歲的宮廷畫師,在宋徽宗親自指導下,他運用礦物顏料畫出了將近12米的山水長卷,歐陽修曾經說過,「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故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閒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這樣的意境在這幅畫中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五:《韓熙載夜宴圖》
第五幅畫《韓熙載夜宴圖》也多次展出,這幅圖展示的是五代南唐時期大臣韓熙載家中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作者是顧閎中。據《宣和畫譜》卷七記載,此畫是顧閎中奉後主李煜之命,與周文矩、高太沖潛入韓熙載的府第,窺其放浪的夜生活,僅憑目識心記,所繪成。圖中所繪的場景極其生動、高度還原,堪比人肉相機之外,卻又平添了些藝術家的奇妙和浪漫色彩。
第四:《五牛圖》
第四幅畫主角是五頭牛,它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它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是現存最古老的紙本中國畫,在這幅不大的畫作之上有趙構、趙孟、孫弘、項元汴、弘歷、金農等十四家題記,這些熠熠生輝的名字似乎顯得作者韓滉都渺小了,但是卻不是真的渺小,是畫師賦予了「五頭牛」靈魂,使得他們得以活躍於紙上,傳達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
第三:《唐宮仕女圖》
第三幅成畫也是在唐代,在文化相對開放的背景之下,隨即應運而生了這樣畫作集《唐宮仕女圖》,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這些畫作中的女子姿態各異、惟妙惟肖,是現代研究唐代女子妝容和服飾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
第二:《步輦圖》
第二幅是入選高中歷史課本的唐代名畫《步輦圖》,作者是深受唐太宗倚重的宮廷畫師閻立本,而這幅畫所展現的就是就是唐太宗坐在步輦上接見吐蕃使臣祿東讚的場景,畫面之上,唐太宗在一眾侍女的環繞中,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範與威儀,這幅畫在構圖調色上也被歷來書畫鑒定大師稱讚不已。值得一提的是,在接見祿東贊之後,唐太宗便令文成公主進藏和親了。
第一:《洛神賦圖》
第一幅當屬東晉著名畫師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它以曹植的《洛神賦》為藍本,畫出了原賦中的多篇故事,每個故事情節獨立,但是又有融會貫通之處,畫中的洛水女神臨波而來,深得曹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美態。可惜的是,這幅絹本長卷在輾轉中漸漸失傳,現在存世的只是被分割成四個部分的宋代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