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講究的是什麼?為什麼古代畫家強調「氣韻生動」?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說到古代的畫家其實大家也知道的還是挺有意思的,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他們這些人對於畫畫的要求和現在對於畫畫的要求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區別太大,無法比較,但是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古人的精神還是很有說法的,最近有人研究了,話說這個古代的畫家好像非常的強調這個繪畫要以「氣韻生動」為主,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繼續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不只是中國畫講究氣,中國古代畫家強調氣,氣在中國很重要。
中國功夫天下聞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有氣功,各門各派對此都是最高的追求,而得「氣」者得天下,大文人有文氣,大英雄有英雄氣。氣韻,不只是一種現象,更是一種難得的境界,而中國畫最高的追求就是意境,自然氣韻也是要強調的。
國畫六法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南齊的著名人物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謝赫擅長肖像畫和仕女畫,據載他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默寫功夫。所謂「六法論」,是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六個方面。著名山水畫家荊浩也提出了六要,就是氣、 韻、思、景、筆、墨。
可見氣韻生動在國畫中的地位,氣韻生動即畫面形象的精神氣質,也就是東晉人物畫家顧愷之稱為的「神」。
畫面形象的精神氣質要生動活潑、活靈活現、鮮明突出、形神兼備。中國畫的要求,不僅要描繪出對象的外形,而且還要表現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鳥也有精神。達到神似,就能氣韻生動。許多畫家認為,沒有氣韻的作品是不能稱之為畫的。
當然,要表現出藝術形象的生動性、真實性,即氣韻,也與其他五法分不開的。氣韻生動離不開構圖立意、筆墨技法。因此,它和其餘五法是一個整體。其他五法同時也離不開氣韻生動,否則,也就成為了缺乏靈魂的純技術性的東西。
氣好像是看不見摸不著,但中國畫卻可以巧妙的將氣表現出來,就是中國畫中的空白,實在是很大的學問。這種空白,就是氣,並隨著畫中所繪,形成了一種動勢,向一定的方向在運動著。這就是「氣局」。所以畫不在大小,在乎氣局要大。
有的畫咫尺有千里之勢;有的畫尺幅再大,氣是散的,也形不成氣局,瑣碎而凌亂,是散的。因此畫要講構局、經營、位置。中國畫本來就講舒捲開合,舒放開來,氣盈六合,卷合起來,可藏於密處。這種氣局、氣運之妙,就賦賦予了中國畫的生命活力,產生了畫中的動感、局勢。
畫中的四個角,極為重要,是「氣」進出之處,可以稱為「氣口」。四個角,一般有兩個或三個角須守住,封住氣口,不讓「氣」隨便洩漏出去,而留一個角,透「氣」,氣有吞吐、開合,這樣畫才可「呼吸」,才如生命一般,活起來,這就是氣韻生動。
對於中國畫而言,右下或右下角對於畫中氣運是尤見重要的。這個部位,也可名之為「亥」位。可舉李迪《風雨歸牧圖》為例,畫中的一切風雨動勢、氣勢,均由左上向右下壓來,而牧童的一頂竹笠正好被風雨吹下,落在「亥」位。這是全幅氣機的結穴,氣之流走運勢匯結於此,全幅都在動觀風雨之中,尤見生動。
最後想說的是,不只是古代畫家,只要是中國畫的畫家都強調氣韻生動,只是要做的卻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