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起源和歷史由來
每一個民族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慢慢形成的,一個強健有力而富有生機的民族就應該經得起漫長歲月的考驗。布依族文化從古代發展至今,經歷了無數次的歷史變革依然展現出它磅礡的生命力,我們可以預見這一個民族將是頑強而經久不衰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布依族的起源,瞭解它的歷史。
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盤江流域。布依族來源於古代百越人的駱越一支。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駱越人屬牂牁國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駱越地。布依族至今仍保存古駱越人的許多生活習俗和文化特徵。
今縣境南盤江河谷和平樂、北鄉、花障、魯溝、龍廣、木咱等地的布依族聚居區,仍沿襲古駱越人居住的干欄式建築,即今所稱「吊腳樓」及其演變的「地樓」、「半邊樓」。布依族貴銅鼓,也是古駱越人的文化特徵。
布依族的族稱,秦以前稱濮越,兩漢六朝稱濮僚,唐宋元代被稱為蠻、番;明清至民國末年被稱為仲家。自《元史》首稱「仲家」後,明清有的史籍稱布依族為「仲苗」、「仲蠻」和「古仲」,民國年間,布依族還被稱為「夷家」、「夷族」、「水家」、「水戶」、「土人」、「土邊」等。
但布依族始終按照古老的族稱自稱為「濮越」(依)、「濮僚」(饒)(第一、二土語區)和「濮俚」(夷)(第三土語區),這些自稱保留有「族」「人」的意思,含有民族自尊。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尊重民族意願,在1953年冬召開的布依族代表人士協商統一民族名稱的會議上,取消了「仲家」、「水戶」、「夷家」、「土邊」等不是布依族自稱的稱謂,根據布依族自稱的歷史,以「濮」與「布」、「越」「俚」與「依」讀音相近,統一用「布依」為本民族的族稱,正本清源,恢復了布依族族稱的本來面目。
在布依族形成過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歷史上形成民族遷徙與融合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戰爭、移民、貿易、避難等。據史志記載,自春秋戰國以來,縣境有十餘次規模較大的移民,其中,北宋迄清末移民最多。
明初「調北征南」、「調北填南」;清乾隆、嘉慶年間招民墾種,鹹同之後開通商路等,江南、湖廣及四川等地遷來居民不少。這些移民中,有一些與當地土著通婚,而後成為布依族。
相關內容: 布依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