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正如布依族也有自己的圖騰。布依族文化形成於高原,因此布依族人民對大自然有一種特殊的崇拜之情。為了延續自己的信仰,便產生了圖騰。圖騰不僅僅是一種圖案,也是布依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精神的源泉。
布依族聚居在雲貴高原,這裡山清水秀,風光綺麗,人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並盛行圖騰崇拜,認為萬物有靈。布依族的傳說中,認為人的誕生是因為女祖先偶然感受到某種動植物的靈氣,故將竹、牛、魚等常見動植物假定為祖先加以膜拜。族徽上,大楠竹的圖騰柱高聳挺拔,氣勢磅礡,竹體兩側雕飾的盤繞雙龍精美異常,象徵著布依族人民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圖騰崇拜是比自然崇拜較為高級的一種信仰形式。從人類認識發展角度來看,它晚於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這與人們的原始生產有著這十分密切的聯繫。布依族的圖騰崇拜,主要有對龍、竹和魚的崇拜等。
龍圖騰
漢代許慎在《說文》中說:「閩、東南越,蛇種」。這裡的「蛇種」就是指信仰蛇圖騰。在母系社會時代,布依族的氏族中就有以蛇為圖騰的,蛇龍相近,傳承至今,變成了龍的形象.布依族把龍視為本民族的圖騰,民間每年要祭龍王,在喜慶的日子裡還要「玩龍」。
關嶺地區的布依族認為山和家中都有龍,當建房開山取石時,要把龍「請走」,房屋建好後,要舉行「迎龍」儀式,燒香燒紙,請龍回來。布依族的銅鑄「龍寶」,被視為神物,常被無後人家重禮請去作保,以祈求生育男孩.如生育男孩。則視為「龍子」。此外,布依族婦女的衣裙、頭巾等物上,也常見到龍的圖案。說明了布依族對龍圖騰的崇拜。
竹圖騰
布依族產生竹圖騰的原因,不僅有社會根源,也與一定的自然環境有關。布依族聚居的盤江流域,崇山峻嶺、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河谷兩岸生長著茂盛的竹類。《祭祖詞》敘述了布依族古代曾普遍用竹子蓋房:「用水竹作柱,用楠竹作才匝……」這就造就了布依族先民產生了對竹圖騰的崇拜。
關於竹圖騰還有一個傳說。布依族始祖出生三個月,藏於竹節中,躲過了巨大的災禍,始祖長大後,成為布衣王,他帶領族人抵禦外來的侵害,於是布依族崇拜竹,視其為圖騰。此外,在一些布依族地區,還有這樣一些關於竹的習俗:婦女婚後如果不育,要到娘家去要竹子花,要回的竹子花用圍腰兜著往夫家走,並且一路上不許和任何人說話,到家後把其放在枕頭下,這樣就會生育。
魚圖騰
布依族關於魚圖騰崇拜有這麼兩則傳說:一說在鎮寧、關嶺兩縣境內的扁擔山、坡貢山一帶,布依族祖先「鮑爾陀」之子同南海神魚姑娘相戀私奔到此,繁衍了很多子孫,龍王查知後,派一對龍前來保佑,因神魚子孫分兩地分住,故雄龍化成扁擔山,雌龍化成坡貢山。
另一則是說古時候,布依族一首領與魚女相戀成婚,生有一子,母親對孩子說,母一生有一忌,要他千萬不能撈魚食魚,幼子好奇,撈魚食之,母親一氣之下跳回江中,後來其子被首領後妻害死。成為遊魂,後妻所生之子長大後,深知骨肉之親,與父親經過千辛萬苦,把哥哥的遊魂帶回家來。
這兩則故事說明布依族祖先同魚有血源關係,所以須禁食魚,在布依族集居的一些地區,至今還有把魚作為祖先祭祀的。每逢過節,要用面捏成花魚,放在神龕上祭奠。
相關內容: 布依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