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又是周邦彥的一首詠梅詞,而這一曲調的詞牌名就是出自這首的開頭一句「一剪梅花萬樣嬌」,取的是前三個字。後來也因為別的詞句而有另外的詞牌名,不過最出名的還是這個。
一剪梅
詞人詠梅,開頭就點明了梅花在他心目中的美是一個字「嬌」,而且不是一般的嬌美,是「萬樣」的、風情萬種的。他吧梅花看作美人,斜插在樹枝上,彷彿是眉梢上稍稍的一點,在那裡微笑著,風中的舞姿輕盈得飄若驚鴻,彷彿是在對酒宴上的我們拍著手招呼。
夜漸漸深了,也漸漸冷了,酒意也慢慢消去了。經常可以聽到美人的衣袖裡玉鐲敲碰的聲音。城頭上是誰在催促著打更,銀飾的漏壺怎麼樣了,讓明天的早晨來得更晚一些吧。漏壺是古時候用來記時的儀器,沙漏或者水漏,而打更則是人為的報時。詞人提到時間,主要是目的可見最後一句,他是希望時間過得更慢些。
這首詞上闋寫景詠物,把梅花比作嬌美的女子,又是眉梢,又是微笑舞蹈,又是拍手相招,栩栩如生,美不勝收。而下闋抒發情感,詞人原本是飲酒賞梅甚是樂趣,可是隨著夜深,用來消愁的酒也慢慢消散,清醒的他又想起來心裡的那個她。然後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的打更聲,不甚哀傷。他不願太陽升起,不願第二天的到來,只想慢慢享受這淒清的夜晚。
周邦彥的這首《一剪梅》在他的眾多詞作中並不十分出彩,出名的原因還是因為造就了這一詞牌名,後世最著名的還是李清照的那首。
關於周邦彥趣事有哪些
周邦彥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享有盛名的詞人,在當時的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清朝的周濟曾經在《宋四家詞選序》一書中稱讚周邦彥的詞已經達到了一種叫」渾化「的境界,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而是必須具有突出的天賦再加上後天的努力才有可能達成的境界,因此他也被後人認為是詞的「集大成者」。因為周邦彥個性灑脫不羈,不拘小節,於是便留下了很多的趣聞軼事。
周邦彥畫像
周邦彥寫有一首叫做《少年游》的詞,主要講的是一位男子宿妓的全過程:妓女白皙瘦長的手指拿著明亮銳利的剪刀,在水果盤子裡切了一個新鮮的橙子,並在上面撒了一層鹽,來招待男子。房間裡一時之間香氣繚繞,床被也早就鋪設一新了,但是這兩人卻別有一番趣味,只見他們面對面坐著,先進行了一番調笙怡情,之後才開始互相依偎纏綿。在經過一番雲雨之後,男子隨即要走,但是女子對他說道,天已經很晚了,外面不但行人稀少,而且夜深霜重,還是留下來到天亮再走吧。
關於這首詞,有人認為講的就是周邦彥自己的一次宿妓行為。但是因為詞中描寫比較隱晦,後人很難得知到底講的是誰。不管到了南宋時期,出現了一種新的說法,講的是宋徽宗一次去著名的歌妓李師師家裡拜訪,恰巧周邦彥也正好正在那裡。情急之下,周邦彥只能躲在李師師的床底下。宋徽宗來到李師師這裡還帶來了一個新鮮的橙子,說是江南採摘上貢的,之後宋徽宗還和李師師談笑了一番。這一切都被周邦彥給聽到了。他在宋徽宗走之後,便據此寫下了《少年游》這首詞。
其實細想一下,這個故事明顯是不真實的,因為宋徽宗畢竟是一朝天子,他再怎麼貪戀美色也會事先探察一番,周邦彥要是躲在床底下一定會被發現的。
周邦彥的詞有哪些
周邦彥是北宋著名詞人。在他年輕時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在宋神宗時,就寫有《汴都賦》來讚揚新法。又在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
周邦彥畫像
關於他的寫詞作品,大多數寫的是閨情、羈旅,但其中也有詠物之作。他的詞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詞的長調尤善鋪敘,被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他的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是「詞家之冠」或著「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並且在宋代影響甚大。
除此之外,他被尊稱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開南宋姜夔、吳文英格律詞派先河。關於他的詞的作品有《蘭陵王·柳》、《西河·金陵懷古》、《蘇幕遮·燎沉香》、《少年游·並刀如水》、《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等多部作品。他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派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所創出的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關於他的詞,確實在藝術技巧上要比他人更高出一籌。他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相交錯,技法多變卻又前後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其次他本人精通音樂,又搞過「專業創作」,在審訂詞調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擴展了音樂領域,在填詞技巧上有不少新創舉。他還能度曲,創造了《六丑》等新詞牌。總之,他繼承了柳永、秦觀等人成就,開了格律派的先河,為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貢獻。
周邦彥的虞美人賞析
《虞美人》寫於周邦彥處在荊州時期,他在此擔任教授一職。本篇表達出詞人羈旅生活的傷感之情。
封俊虎草書周邦彥《虞美人》
上片主要對景物的描寫來渲染情感,開頭兩句就描寫了春雨朦朧時的景象,用「廉纖」二詞寫出了春雨連綿不斷,到了傍晚依舊下個不停,把自己的傷別和離愁之感寄托在春雨這個意像當中。此時已到黃昏,飛雨依舊在連綿不斷的下,這也為下片抒發情感奠定基礎。
下片主要寫的是傷別之事。詞人在樓人跟友人們痛飲,這只是離別的前夕,友人們都在為他飲酒餞別。「浮香絮」寫出了詞人在飲酒的時候,看到池塘上飄落著花絮,象徵著自己就跟這些花絮一般,漂泊天涯。「細作更闌語」寫出了二人將要離別,卻又不忍心離別的傷感之情,夜靜人深了,只好細語長談。
「亂如雲」這三個字比擬鮮明,將詞人自己內心的煩亂之情,猶如翻滾之雲一般,沒有結構的勾畫出來。「一窗燈影、兩人愁」這一句話前後字數上雖然不對等,但其意思是對偶句,燈影跟愁人相對,燈和人都是有形卻沒有無聲的存在,渲染了離別時的淒婉之境,這個時候無聲勝有聲。「又是」二詞起到突出重用,提醒讀者,他們的離別,這早已不是第一回,讓人感到惋惜。
這篇詞的主要特點就是畫面極其富有變幻,通過詞人細膩的描寫,來寄托自己憂愁之感,使整個事物和畫面呈緊密聯繫,情景相交融,表達出了更加濃郁的羈旅愁情。
北宋詞人周邦彥生平簡介
周邦彥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他生於1056年,少時散漫但極為好學,後來成為太學的生員,一生為官多年,長期在外宦游,不過總的來說仕途是在上升的。
周邦彥畫像
神宗時期,周邦彥給皇帝獻上了一篇稱讚王安石變法的《汴都賦》,從而名揚天下,並被提拔為太學的老師,不久開始被調任到外地,任過廬州教授,做過溧水縣的知府。後來,周邦彥被皇帝召回成為一名京官,然後又到各處擔任知府。等到徽宗即位,他做了大晟府的提舉,即音樂機關的管事。最後,他因為和蔡京的同堂交往過密而晚節不保,於1121年去世,享年66歲。
從他任職大晟府就可知,周邦彥精通音律,他的確自己作曲、填詞。所以,他除了是一個詞人,也是一個音樂家。周邦彥創作了不少新詞的曲調,比如《瑣窗寒》,《瑞龍吟》,《花范》等這些詞牌,都是他創作的調。因此,他的詞也十分強調格律,所以他被後世稱為是格律詞的創始人,他的作品也長期被尊為婉約詞的正宗。而這一點,使周邦彥有一個美稱「詞中老杜」,「詩聖」杜甫在格律上就要求煉字精到、對仗工整,周邦彥也是如此。
周邦彥的詞大多寫閨情、羈旅,或者是在詠物。因為題材相對集中,其他主題較少,所以周邦彥被王國維說是「創意之詞少創調之詞多」,但他還是不失為第一流的詞人。
北宋詞人周邦彥齊天樂賞析
《齊天樂·綠蕪凋盡台城路》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代表作品。這首詞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故人的思念和客居在外的憂愁之情。這首詞的創作的地點應該是在金陵即現在的南京,時間則是在作者當溧水縣令的前後。當時的周邦彥正滯留在金陵。此時朝廷中新舊兩黨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這對於他的仕途生涯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於是作者便借這首詞來緬懷故友和遲暮之情。
詩詞配圖
這首詞一共分為了上下兩闕。我們先來看上闕的內容:秋風蕭瑟,秋景蕭條,我的心情也跟著孤寂寥落,就好像被雜草所掩埋遮蔽的台城一樣。身處異鄉有恰巧是晚秋,不禁悲從中來。傍晚的時候寒意四起,蟋蟀的叫聲就像在勸人織布,時斷時續地聽到了閨房中的女子正在趕製御寒的衣服的聲音。暑去涼來,撤去了花簟,鋪上了羅裀。即使夏天所用的都已經收藏起來了,但是卻還留著當時的清夜聚集了螢蟲用來照著我讀書的綀囊。上闋主要寫的是秋意漸漸重的惆悵之感。
然後是下闕:在荊江逗留的時間越久,和老友碰面並離別之後的思緒便越悠長,登臨高處,只求一醉,用來消除憂愁。忽然看見夕陽下沉,縱然酩酊大醉一場,但仍逃不過憂愁的包圍。下闕主要寫的是對故人和往事的追憶。
縱觀整首詞,我們可以看到詞人借秋天蕭瑟淒冷的景色抒發自己對友人無盡的感懷和獨自漂泊在外的那種孤寂悵惘之情。
相關內容: 周邦彥 、